開挖基坑建車間、處理路基鋪路網、搭設腳架漆外墻……5月10日,坐落福安灣塢半島的青美新能源材料產業園里,一片繁忙。 該產業園由青拓集團和格林美公司合資建設,項目規劃占地1100畝,首期投資18.5億元,建設產能年可產5萬噸動力三元材料前驅體原料及2萬噸三元正極材料,實現“把紅土鎳礦投進去,把三元材料煉出來,把電池造出來”,成為我市四大主導產業舞動閉合產業鏈、循環發展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寧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的殷切囑托,全面實施“一二三”發展戰略,挖掘資源稟賦,放大山海優勢,科學謀劃、主動作為,一批氣質顏值俱佳的“金娃娃”接踵落地閩東。按照“一個龍頭企業打造一個產業集群”的思路,寧德集中力量、集聚資源,全力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同時針對產業集群核心鏈條,開展“一把手”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吸引上下游企業紛紛入駐,推動產業鏈條化延伸、規模化集聚、高端化發展。目前,寧德已初步培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四大主導產業集群,搭建起了寧德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四梁八柱”。 鋰電新能源小鎮。 產業集群強勢崛起,寧德在延伸產業布局、做大做強產業的同時,市委、市政府敏銳把握四大主導產業的特性,以更寬廣、更高遠的視野審視產業發展全局,創新思維、主動作為,著力打通四大主導產業的連通“脈絡”,推動產業協同發展、融合發展,為寧德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激發更加強勁的動能。 據了解,這四大主導產業中,不銹鋼原材料紅土礦中的鎳、鈷是鋰電池的重要材料,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銅產品又是汽車和鋰電池制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產業關聯度高、協同性強。 青拓集團全自動生產線。 瞅準關鍵環節,主動出擊。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動、引進下,中國循環經濟與低碳制造領軍企業之一的格林美公司被寧德突顯的產業集群效應和產業鏈條所吸引,投身閩東這方熱土,與青拓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打造青美能源材料產業園,綜合開發紅土礦生產鎳、鈷材料。 “市委、市政府對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主導產業高度重視、支持,形成關聯度高的產業鏈條,地方發展戰略很有眼光,也為我們這個項目生根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打造世界級的產業,這是我們來這里的初心!”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福安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云河教授說。 據悉,至2018年底,青美能源材料產業園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0億元,今年1至4月又完成投資4億元,生產車間、廠區路網、主干道綠化等建設正全力推進,力爭今年底實現首期投產。 與此同時,3月28日,由格林美公司投資建設的循環經濟產業園也在灣塢半島破土動工。該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建設報廢汽車、廢動力電池、廢舊金屬回收利用生產線,以報廢汽車、廢動力電池、廢舊金屬的循環利用等產業為核心,利用“城市礦山”開采技術,對我市城市礦產資源實施網絡化回收、集約化與綠色化處理,實現廢舊資源的循環利用,發展技術先進的報廢資源循環再生利用的循環經濟靜脈大產業,打造福建省乃至國內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基地及綠色發展智慧平臺。目前,該項目已完成規劃選址、上報控規調整、場地平整及周邊道路建設等工作,實現“三通一平”。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以上,年創稅2.5億元。 目前,寧德還正對接銅加工龍頭企業,打通銅產業與鋰電池、汽車產業協同發展通道。寧德四大主導產業的“朋友圈”越聯越緊密,正形成從鎳、鈷原材料提取到正極材料、銅材料、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制造以及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全閉環的產業鏈,實現制造業“正向、逆向”循環發展,逐步構建起寧德產業閉合循環的發展新模式和產業高度協同的競爭新優勢。 寧德時代。 “四大主導產業的循環、暢通發展,有力推動了我市主導產業綠色低碳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同時,加快主導產業從單一集群產業鏈條的‘縱向’向多個集群融合、協作的‘橫向’發展,形成‘以點帶線成面’的產業格局,將大大提升四大主導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我市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新動能。”市工信局局長徐光忠說。(閩東日報記者 王志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