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交融,鳥語花香;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工業造城、科技興區……滄海桑田,時空輪轉,我有幸見證了東僑20多年來的驚世嬗變。”上月底,“家在東僑”主題采風活動舉行,徜徉寧德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環東湖木棧道,文藝工作者繆華不禁感慨說。 從海邊漁民到融入歸僑,從一片洼地到高樓林立,從一望無際的原野到產城融合的小鎮,從人口不足萬人到常住人口超過十萬……如今的東僑,宜居宜業,盡展魅力。多元化、包容性的城市文化也深植于這片土地,逐漸成長。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滋養。”寧德東僑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祥祺表示,在東僑的崛起中,歸僑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這三張“文化名片”貫穿發展的各個階段,成為這座新興之城的獨特印記。以此為基礎,東僑辦活動、建陣地、拉隊伍,詩歌散文采風、書畫展覽筆會、攝影大賽、歌舞晚會、美食文化節……各種文藝活動層出不窮,不斷擦亮高質量發展的城市文化底色。 歸僑文化見證僑民變遷史 東僑開發區的前身是東湖塘華僑農場,歸僑文化是其一大特色。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陸續有東南亞歸僑聚居東僑。開發區發展初期,為解決歸僑住房問題,東僑開發區先后投入資金約9000萬元建設了華僑新村。作為閩東唯一的純僑社區,華僑新村居住著600多戶歸僑,“僑二代”“僑三代”也已在此落地生根。 “印尼咖喱、越南春卷、香茅蝦、炸丁香魚……太多好吃的東西了。”在華僑新村,越南歸僑蘇永英正向記者掰著手指頭數著她要在美食節展示的東南亞美食。在今年寧德市婦聯舉辦的家庭婦女秀家常菜比賽中,蘇永英憑著一手地道的越南烤魚奪得第一名。得益于當地的重視和僑民生活習慣的保留,東南亞美食、舞蹈等特色文化得以留存至今,吸引眾多市民前往觀光體驗。 近年來,東湖塘華僑農場持續加大對“歸僑文化”的扶持力度,啟動歸僑特色“五個一”文化建設,即創作一首華僑農場場歌、組建一支合唱隊、一支鼓樂隊、一支舞蹈隊、一支足球隊,在豐富歸僑僑眷文化生活的同時,培養新一代歸僑文化傳承與發揚者。 天氣好的傍晚,在距離華僑新村不遠處的南岸公園,華僑新村舞蹈隊隊員身著東南亞民族特色服飾,盡情揮灑汗水,《椰林狂舞》《千島舞韻》等多支獨具東南亞風情的舞蹈陸續排練開來。蘇永英等人組織的東南亞風情舞蹈隊,活躍在寧德的大小舞臺上,還曾受邀到香港表演,為觀眾們展現東南亞舞蹈文化。 社區文化家在東僑有溫度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是人們生活居住的家園。隨著東僑的發展壯大,一個個社區如雨后春筍般設立,如何打造社區文化成為一大關鍵。近年來,東僑開發區不斷推進社區文明創建提質行動,通過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培育亮點等一系列動作,著力打造特色社區文化,讓每一個社區成為居民的“幸福港灣”。 4月28日,蘭亭社區綜合文化廣場活動室傳來陣陣二胡聲,83歲的劉潘梓一會張羅著老人們合奏歌曲《茉莉花開》,一會搬來一臺電扇給大伙降溫,街坊鄰居們在這就像在自己家一樣怡然自在。 過去,蘭亭社區綜合文化廣場是一片荒蕪地。2017年3月,廣場開始施工建設,2018年6月投入使用。從那以后,這個占地3200平方米,集文化、娛樂、健身、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群眾文化廣場,成為周邊市民最喜愛的休閑去處。這里除了有設施齊全的大舞臺,宣傳欄、青少年之家、科普室、棋牌室、圖書室等也應有盡有。夜幕降臨時,廣場上載歌載舞的人群多了起來,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擴建后的廣場比之前的大了很多,我們在這跳舞非常方便。”在廣場上,社區居民周妙珠邊跳舞邊為這個改造項目豎起大拇指。 為提升社區文化建設水平,東僑開發區還不定期開展文藝匯演活動,組織各社區選送節目參與匯演,在互相交流中,提升社區文化建設能力,培育社區文化精品,提升基層文化活力。 距離文化廣場不遠處的逸濤小區內,有一家名為蘭亭書畫的公益課堂,步入堂內,便是滿懷的書畫馨香。東僑的書畫愛好者陳先生介紹,公益課堂有一個200多人的微信群,群里不定期發布公益課程信息,就像一個完全面向公眾開放的課堂,從而為廣大書畫愛好者們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五一”期間,東僑兩家私人美術館開館,吸引眾多市民前往參觀。 企業文化 五湖四海一家人 2011年底,新能源一期正式投產,東僑工業園區逐步從只有一條泥土路的小漁村,成長為面積約3.89平方公里的現代化新能源特色小鎮。如今,這里有企業100多家,總人口近5萬人,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到這片熱土上,形成了“企業文化”。 四年前,朱曉萍從霞浦縣來到這里工作。“剛來時,人生地不熟,感覺這里就是一個陌生偏僻的工業園區。”朱曉萍說,那時她住的地方沒有什么休閑娛樂的地方,下班后只能在家聽聽歌看看電視劇。而如今,小區樓下就有休閑區、圖書室,還配有科普基地和兒童游樂場。 除了小區配套文化休閑設施外,文藝匯演、廚藝大賽、趣味運動會、跳蚤市場義賣……園區里已舉辦多場“五湖四海是一家”主題系列活動,豐富企業員工文化生活的同時,還增進鄰里友情。 “新能源社區的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大家都希望能認識新朋友,融入這里的生活。今年我們以‘五湖四海是一家’為主題,每月開展一場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因為活動簡單有趣,居民也樂于參與。”新能源社區黨支部書記謝小斌說。 社區還結合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開展包粽子、做月餅、猜燈謎等“我們的節日”文化活動,不定期聯合企業開展籃球賽、羽毛球賽等各種體育活動,通過豐富的主題活動,讓更多員工在社區找到歸屬感。 “各個省份的人都有,上次舉辦的廚藝大賽,就非常接地氣,大家帶了自己家鄉的家常菜,以菜會友,不僅品嘗了美食,還學會了一些美食做法。”朱曉萍開心地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