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放棄返港,任職合資公司港人與武漢同事共進退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電 題:放棄返港,任職合資公司港人與武漢同事共進退 中新社記者 陳小愿 “20多年前來內地,是對內地發展潛力有信心。現在雖然遇到新冠肺炎疫情,但我的信心仍然不變。”1997年從香港到武漢工作的曾旻,1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說。 曾旻曾供職于港資集團近20年,3年前轉到一家合資公司擔任總經理,目前管理約四萬平方米的房地產項目。上月武漢“封城”前,他放棄返港的最后一個航班,選擇留守。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曾旻所在公司業務基本停滯,只保留所管理辦公樓的消毒、日常維護及保持與客戶溝通等工作。近20多天,他在家通過電話、微信與同事交流業務。 “現在家里生活還算方便,網購商品也沒有缺貨。”曾旻目前的生活物資主要通過網購,社區管理者會協助將物資轉送至家門口。 一個人在武漢家中,曾旻也感受到香港特區政府的關心。疫情發生后,他很快接到香港特區政府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工作人員的電話,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助。 據統計,目前有約2200名港人在湖北,香港特區政府日前表示,會盡力安排他們返港。對此,曾旻心存感激,但為了與武漢同事共進退,他選擇留守。 據曾旻了解,目前在武漢的港人,有些是短期旅游者,他們長居武漢可能生活上相對不便;有人因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香港特區政府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已協助送達藥品;還有部分港人與他一樣,主動留下。 配合武漢防控措施,曾旻近期一直待在家里,除處理公司事務外,他還喜歡讀書。經營管理類、人物傳記類、古文類的書,他都看。 到武漢20多年,曾旻看到了內地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民眾收入越來越高,人的素質普遍有所提高。不少香港朋友向他了解內地,現在港人朋友到武漢從事餐飲、房地產、科技等領域工作的都有。 “他們也是被內地的發展潛力吸引來的。”曾旻說,近年來,便利港澳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政策措施陸續推出,增加了港人來內地發展的吸引力。 但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對香港與內地的人員往來造成了一定程度影響。香港特區政府為防控疫情,采取措施減少香港與內地人員往來,但卻有部分香港醫護人員以罷工要求特區政府全面“封關”。 曾旻認為,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本職,罷工不利于防疫工作;無論是內地還是香港,各行各業都應齊心抗疫。 2003年的SARS(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曾旻仍歷歷在目。他認為,以前人們沒有經驗,易恐慌。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更強,但人們的防護意識、官方的防控措施水平都較當年有所提高。 疫情對公司的影響目前尚難評估,但曾旻對公司前景仍頗為樂觀。他說,湖北省日前出臺18項措施,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希望疫情盡快結束,公司早日恢復正常運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