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升安居保障水平,實現住有所居 ●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8000 套(間)。 ●繼續完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新增租賃住房10000 套(間)。 4、堅持文體惠民,豐富群眾精神生活 ●開工建設新體育中心。 ●向社會新開放35 所中小學校運動場,累計開放達84所;舉辦22個全民健身運動會及相關公益性賽事活動。 ●推動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市圖書館集美新館夜間常態化開放,鼓勵全民閱讀。 5、加大生態花園建設,打造城市高顏值 ●開工建設南北向健康步道。 ●開工建設內灣公園等一批城市公園,集美北部新城中央公園建成并對外開放。 ●全面開工建設環東海域濱海旅游浪漫線三期。 ●推進一批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利用。 ●新建改造一批城市、鄉鎮、農村、旅游景區的公共廁所。 6、推行交通暢行工程,解決居民出行難題 ●基本建成軌道交通3號線。 ●實施廈門大橋“四改六”改造工程,增強出入島通行效率。 ●推進交通安全隱患點整治工作,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路段18處。 ●建設一批城市公共停車設施,全市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000個;建設一批人行過街設施。 7、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推村美民富 ●推進建設“四好農村公路”,完成30公里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 ●對24個山區村實施飲水安全改造提升。 ●開展入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水生態保護行動。 ●組織新型職業農民、漁民培訓6000人次以上。 8、改善城市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全面開展5G通訊網絡建設;落實年度提速降費指標,降費幅度預計達10%;加大農村區域網絡覆蓋水平,持續推進鄉村通信基礎設施整治。 ●新建改造供水管網35公里,改造一批老舊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 ●新建改造城鎮污水管網100公里,新建一批污水處理廠。 ●新建改造天然氣管道60 公里,入戶1.8 萬家;提升改造一批島內老舊小區的路燈設施。 9、推進愛心廈門建設,加大弱勢群體幫扶力度 ●建立“愛心結對”機制,開展針對困難弱勢群體的結對幫扶行動。 ●加大穩定就業力度,對就業困難人員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以及從事公益性崗位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延長一年。 ●新建9個社區老年人照料中心和34 個農村幸福院。 ●實施“大手拉小手”助學計劃,持續開展希望工程助學、春蕾助學、慈善助學等品牌項目;實現在廈就讀小學到大學的貧困學生國家助學金發放的全覆蓋。 ●投放一批無障礙公交車。 10、打造群眾放心的“菜籃子”工程,提高保供穩價水平 ●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提高食品安全抽檢力度,食品抽檢量不低于每千人8批次。 ●推動30 個農貿市場改造,改善市場軟硬件管理設施和經營環境。 ●做好重要副食品儲備,健全儲備調節機制,增加一批平價商店,保障豬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供應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