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人的周末:行山放松 避免聚集 中新社香港3月1日電 題:疫情下香港人的周末:行山放松 避免聚集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香港市民嚴先生是一名行山愛好者,作為上班族的他,每到周末都會前往郊外爬山,或約朋友吃飯、喝茶,既是鍛煉身體,也為放松身心。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來襲,卻讓他不得不改變了以往的生活方式。 “工作上還好,但對周末的這些生活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嚴先生告訴中新社記者,因為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從農歷春節過后,他幾乎沒有再去行山,直到這個周末他才出門去了獅子山。 “疫情如果一、兩個月不過去,也不能一直在家悶著,而且行山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我覺得比逛商場、去茶樓喝茶都安全得多。”嚴先生說。他還表示,行山時大家幾乎都不戴口罩,也可以讓他暫時把疫情“忘掉一下”。 和嚴先生情況相似的,還有香港市民林小姐。林小姐熱愛運動,平時有空就去健身房鍛煉,也會在周末的時候與家人一起行山。“現在就是比較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健身房我也不大敢去了,想著等疫情結束后再說吧。”她說。 不能去健身房,林小姐會偶爾到小區周邊的公園跑跑步,也和家人一起去行山,這個周末去的是麥理浩徑。“行山時看到香港的風景還是很美。”林小姐說:“而且還是要多運動才能增強免疫力。” 雖然行山時不戴口罩,但據中新社記者觀察,大多數香港市民日常出門時都是“全副武裝”,不僅幾乎每個人都佩戴口罩,還有不少人會戴著護目鏡、一次性手套等。 在灣仔鵝頸橋街市,記者看到不少香港市民都在采購食物,水果、蔬菜和海鮮攤位前都聚集著不少買者,以中年人和老年人居多。與平常相比,這個周末鵝頸橋街市的人流要更大一些,但人們都佩戴著口罩,街市氛圍熱鬧又不失平和。 在銅鑼灣一帶,不少商家都將口罩、搓手液等防疫物資擺在明顯的位置,以便人們前來選購,據記者觀察,不管是物資儲備上、還是商品價格上,都比大概一、兩個星期前要更合理一些,也沒有看到人們有排隊購買或“瘋搶”的情況,但街上人仍然不少。 香港醫療人員總工會主席潘佩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疫情之下,香港市民前往郊外,特別是較為空曠、四周無人聚集的地方,普遍是無須佩戴口罩的,如果碰到有人近距離經過,應主動地拉開約一到兩米的距離。 潘佩璆表示,香港市區人流較為密集,但郊野面積很充足,紫外線又有一定殺滅病毒的作用,因此,疫情期間選擇外出行山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近期,香港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人數仍在增長,北角佛堂“福慧精舍”更成為群組暴發的一個源頭,截至1日記者發稿時已有16宗個案與該佛堂相關。 對此,潘佩璆提醒,目前仍不適合外出聚餐或是參加聚集性的活動,如果無法避免,則一定要佩戴口罩,手不要亂摸、亂碰及隨意摸臉孔。 “目前來看,聚餐這樣的活動還是要盡量避免,我覺得朋友之間也都會理解,大家都是為了健康。”潘佩璆說。 香港眼科醫學院前院長、知名眼科醫生周伯展提醒,外出時要做好個人的衛生防護,勤洗手、勤消毒,除此之外還可以佩戴眼鏡、多眨眼,或可避免“病從眼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