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亮,等會準備6份鴨蛋,5斤裝的2份、10斤裝的3份、20斤裝的1份。”13日一早,松溪縣溪東鄉西邊村貧困戶吳祖亮又接到了村黨支部書記吳志堅的電話。 “好的,我準備一下就給他們送過去,你把地址告訴我……”掛了電話,吳祖亮趕緊去裝鴨蛋。 通過國家扶貧政策的幫扶,吳祖亮養殖了900多只蛋鴨,在他的精心飼養下,鴨蛋日產量近50公斤,本想趁著春節期間賣個好價錢,再擴大養殖規模,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把原有的計劃全打亂了。 “吳書記,我的鴨蛋已連續好幾天賣不出去了。”吳祖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無奈之下撥通了吳志堅的電話。“不用擔心,村里想辦法幫忙解決。”接到吳祖亮的求助,吳志堅立即發動村里的黨員,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向親友、村民推銷吳祖亮的鴨蛋。“幫我訂50個”“我要80個,麻煩送到村莊路口”……很快,購買鴨蛋的信息紛至沓來。 “群眾的難事,就是我的大事。”吳志堅告訴筆者,連日來,村里還幫助吳祖亮聯系周墩村、雷畬村、溪東村等周邊村莊的村民,就地解決“賣難”問題。如今,滯銷的300多公斤鴨蛋,已賣出三分之二,看著積壓的鴨蛋越來越少,吳祖亮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閩北日報記者 林清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