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香港輸入個案激增官方頻出“辣招” 專家稱未來兩周可繼續“加辣” 中新社香港3月24日電 (記者 韓星童)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持續擴散,令香港輸入個案激增。香港特區政府已先后公布幾輪防疫措施,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4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再提出將設舉報熱線監督家居檢疫人士、繼續研究或采取最極端手段如關閉餐廳等。同日,有香港醫學專家接受中新社記者訪問時稱,贊同繼續“加辣”,料未來兩周逐步收緊政策。 疫情于海外多國暴發,近期大批居于歐洲、美國等地的香港居民及留學生陸續緊急返港,人口流動無疑加大本地防疫難度,令單日新增確診個案連日呈雙位數增長,20日新增確診個案達48宗,曾創單日新高。為嚴防病毒由海外輸入,引致本地暴發,特區政府頻出“辣招”,逐步收緊出入境限制及防疫安排。 早于本月17日,特區政府就已向所有海外國家/屬地發出紅色外游警示;19日又要求從中國以外所有地區抵港人士接受14天強制檢疫,為期三個月,并隨機抽樣進行病毒檢測。至23日,特區政府再出“辣招”:25日凌晨起,所有非香港居民不準從香港國際機場入境,為期14天,同時,香港國際機場將停止轉機服務;特區政府還建議通過立法工作,暫時停止全港約8600間有酒牌的酒吧及商戶售賣及供應酒類飲品等。 對此,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認為,有關措施可起到“政府呼吁動員社會”的正面帶頭作用,令大眾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他強調,社會動員是決定堵截病毒成敗的關鍵,“社會動員做得好,疫情絕對可受控,若做得不好,僅依靠政府和醫療機構控制疫情,效果不大。” 他以立法暫停酒吧及商戶售賣及供應酒類飲品為例,認為特區政府表明嚴謹態度后,還需飲食業主動、自律地積極回應,妥善處理相關風險,“效果一定快過立法”。 梁子超提醒,香港疫情已至較危險階段,開始出現不少社區群組暴發、傳播鏈不明的情況,“這是一個警號”,他強調此刻防疫工作若能果斷、有效,將事半功倍,反之,疫情則或會在未來兩周急轉直下,新增數字陡然“沖上去”,步歐美多國后塵。因而,在他看來,特區政府可考慮進一步收緊政策,如參考英國作法,全面禁止兩人以上的聚會,以及禁止一切人群聚集的活動、規定食肆作特別安排等,“還有很多措施可以考慮”。 香港醫療人員總工會主席、九龍觀塘聯合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潘佩璆亦認同香港應參考周邊國家及地區,采取更嚴厲的防疫措施。他特別提到,近期相當一部分海外歸來的市民不遵守強制檢疫令,鑒于這一情況,特區政府應檢討家居隔離是否有效,相關執法工作也須嚴厲。 潘佩璆認為,特區政府新一輪防控措施屬“兩難”處境下相當溫和的安排。一方面不愿影響業界經營,另一方面考慮到近日新增個案涉及社交活動。這種溫和的適當限制也是提醒市民,“是時候改變習慣,保持社交距離,盡可能不要聚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