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6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和農民工輸入大省,中小微企業占主導,外來務工人員是從業人員的主體。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較大沖擊,不少企業面臨缺工少工問題,復工復產存在不少困難。在扎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福建省千方百計打通企業復工復產“用工難”操作鏈,采取一系列精準有效的措施穩企穩崗,加速有序復工復產,取得階段性成效。 政策走在前 打實組合拳 至3月22日,全省各級人社部門開展抽樣調查的12060家企業,整體員工返崗率為88.54%。根據人社部失業動態監測企業調查顯示,至3月23日,福建省開工率為92.68%、到崗率為81.02%,在沿海省份中居前三名。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保障2020年“兩節”期間工業生產穩定運行工作部署,研究采取一次性穩定就業獎補、一次性用工服務獎補、失業保險穩崗補貼、困難企業返還、用工余缺調劑等具體措施,為企業春節期間連續生產提供支持,引導外省籍務工人員留閩過年,也為節后應對突發疫情儲備了一批生產骨干。我省還率先出臺應對疫情防控做好勞動保障五條政策措施,從支持防控疫情緊缺急需物資生產企業和保障民生商貿配送企業加班加點、妥善處理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勞動關系等方面,紓解企業生產用工壓力,穩定復工復產穩就業預期。 扶持穩就業 打贏脫貧戰 據介紹,人社部門頂格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放寬企業凈裁員率標準,支持各類企業吸納包括貧困勞動力在內的各類人員就業。對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貧車間吸納當地貧困人口就業的,每吸納一個貧困人口穩定就業3-6個月的給予一次性補助2000元。 此外,通過手機“搖工作”、搭建“云招聘”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大力開展線上招聘,至3月23日,舉辦線上招聘活動378場,提供崗位信息49.35萬個。在省際扶貧勞務協作上方面,圍繞落實省際扶貧勞務協作三年工作實施方案,以寧夏、甘肅定西和臨夏“一區一市一州”為重點,健全機制、夯實基礎、創新舉措,切實提高扶貧勞務對接成效。至3月23日,全省累計包機(專線)87架次、專列(專廂)18趟次、專車2839輛次,接回返閩返企農民工6.83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