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潘園園) 記者日前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為探索自然保護地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省把AI和遙感技術有機融合,打造天上看、網上查、地上管的“一體防控”閉環監管鏈條,依托生態云平臺強大的計算能力,加載自然保護地范圍,快速自動提取變化圖斑,讓保護地內的違法建筑無處遁形。目前,省生態環境廳已聯合省林業局先行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冠豸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5個自然保護地展開試點。 “以前,自然保護地遙感影像主要是靠人工比對,耗時費事;如今,有了AI技術,遙感影像識別時間有望從傳統人工一個月縮減到一天內,推動從事后監管向事前事中轉變,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笔∩鷳B環境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把問題管在了苗頭,打破以往人工識別耗費時間長、一線人員到現場核實時違章建設往往已既成事實的尷尬,從源頭遏制了違法行為發生?!?/p> 瞄準全省自然保護地面積大、種類多樣等特點,系統集成機器學習技術,內嵌并不斷豐富完善訓練樣本庫,不僅能“慧眼識圖”,還能“學以增智”,不斷提升判斷準確率。同時,根據需求個性化生成人類活動變化監測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