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聯手法律界抗疫出實招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香港特區政府在4月8日公布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企業、雇員和市民。其中很多措施深、細、實,讓企業和市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溫暖。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鄭若驊4月13日發表網志表示,其中兩項與法律及爭議解決業界有關,分別是推出“新型冠狀病毒網上爭議解決計劃”和成立法律科技基金,期望與香港社會、相關企業和法律界共克時艱。 推出“爭議解決”計劃 在介紹“網上爭議解決計劃”時,鄭若驊指出,持續的疫情為各行各業帶來沖擊,嚴重影響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正常運作,預計糾紛也會增多。推出計劃的目標是透過eBRAM(一邦國際網上仲調中心)提供網上爭議解決服務,幫助他們解決相關爭議。 該計劃的服務范圍包括:處理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爭議;每件案件的索償金額須在50萬元(港幣,下同)以下;當事人(原告人或答辯人)的其中一方必須是香港居民或公司;爭議雙方只需各付200元作為登記費用;當事人需同意在計劃下達成爭議解決協議。 鄭若驊介紹,雙方可自由選擇中立第三者,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于網上處理案件。爭議解決的過程會使用多重方法,雙方會首先嘗試談判,之后會以調解方式處理,如果仍未能達成和解協議,就會通過仲裁程序取得一個具有約束力的裁決。 該計劃如果能在4月獲得撥款,有望6月份正式推出。 支援部分執業律師 鄭若驊還重點介紹了法律科技基金的有關情況。她表示,特區政府在紓困措施中推出該基金,正是為了協助部分律師事務所、辦事處及相關人士,幫助他們購買或提升資訊科技系統,安排員工參加相關法律科技培訓。 這些做法,除了配合司法機構遙距聆訊的安排,也符合與客戶及他人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同時可促進發展網絡研討會或日漸普遍的網上培訓,提升相關能力建設水平。 法律科技基金的支援對象,是有5名或以下執業律師/大律師的中小型企業律師事務所或大律師辦事處。每家以實報實銷方式可獲最高5萬元的資助。香港律師會和香港大律師公會將共同管理基金的申請,目標是下月開始接受申請。 團結一致共渡難關 “(網上爭議解決)計劃不單提供一個便捷的平臺解決爭議?!编嵢趄懕硎?,假如爭議最終是透過談判或調解成功解決,期望這會有助建立及鞏固社會和諧,讓雙方維持長期良好的商業關系。 鄭若驊介紹,律政司一個長期的政策目標,正是致力于在促成交易和爭議解決方面提升香港的國際法律樞紐地位,“進一步推廣網上爭議解決服務有助我們達成這個目標,亦可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商業及金融中心的地位”。 發展和使用網上爭議解決服務也是當前全球的趨勢。鄭若驊表示,疫情目前仍然嚴峻,法律界也須盡快檢視如何更廣泛利用法律科技,并研究如何加強相關能力。她早前聯絡了法律界不同的代表,除了感謝他們在這個時刻聯手抗疫,同時也聽取了業界的意見。此后律政司與相關部門研究了法律界提出的各項建議。鄭若驊表示,在這個艱難時刻,希望社會各界團結一致,繼續以同舟共濟的精神互相支持,共渡難關,讓香港重新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