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報訊 (記者 廖培煌 通訊員 李肇興)“小妹妹,未來的路還有很長,姐姐希望你不要光看眼前,要朝未來看,還有美好的事情等著你去做。”這是泉州市公安局“110姐姐”,對試圖自殺的13歲初中女生的勸慰。保持通話14分鐘,這名女生終于敞開心扉,告訴接警員自己的家庭地址,隨后趕到的民警將女生順利救下。 耐心 保持通話穩住輕生女孩 12日13點27分,泉州市公安局110指揮情報中心指調二科接警員鄭燕霞,剛掛了電話,又一個報警電話打了進來:“110嗎,我很累,我要自殺……”電話里,稚嫩的女聲傳進鄭燕霞耳朵里。 有著6年接線經歷的鄭燕霞,心里揪緊起來:“小妹妹,你先不要急,有什么事慢慢說給姐姐聽。”女孩不愿意說,只是一直哭。鄭燕霞趕緊通過后臺向值班負責人傳遞了該信息,對方讓鄭燕霞穩住女孩。 “我是大姐姐,你有什么心事可以和我說,我能幫你的。”這些話可能打動了女孩,女孩哭訴說,她13歲,是一名初一學生,最近母親“逼著”她學習,她感覺負擔很重,從家里跑到18樓天臺想輕生。 鄭燕霞告訴女生,自己也是一名母親,嚴格教育孩子是因為關心和擔心。“父母愛子女才會言語過激,你要換位思考父母的不易,不要做出悔恨終生的過激行為。”鄭燕霞一邊開導,安撫其情緒,一邊詢問其具體住址。 很快,民警在洛江區某小區天臺找到女生。這時是13點41分,鄭燕霞與輕生的女生“保持通話”14分鐘。 隨后,民警將女生帶到派出所,同時聯系其家人。在派出所里,經過進一步思想動員,家人表示要改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女生也對自己沖動的行為有了悔意。 提醒 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 心理咨詢師張海英說,疫情期間,學生長時間待在家,外出活動減少,學習比以往顯得更為枯燥,孩子可能會出現焦慮、無聊、孤獨、煩悶、哀傷等情緒。此外,孩子和家長近距離相處,也產生了更多的摩擦和沖突,親子關系緊張。“這里面家長要講究方法,主要在于引導,而不是指揮。”張海英說,家長可以及時地覺察孩子情緒的變化,了解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予以正面的疏導和緩解。 同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調整好作息時間,生活規律,保持飲食健康,調整生物鐘。在學習方面,引導孩子提高自我學習管理能力,而不是生硬地指揮、安排他們的學習。家長也要學會換位思考,遇到事情的時候,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