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漳州5月7日訊( 本網記者 陳惠華 通訊員 黃喆煜 柯天明)4月27日,經國務院批準,在原先已設立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基礎上,再新設漳州市等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漳州再添一塊國家級“金字招牌”,這是今年漳州市獲批的第一個國家級對外開放平臺,是漳州市外貿和電商行業發展的重大里程碑。 中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是國家設立的跨境電商綜合性質的先行先試城市區域,旨在跨境電商交易、支付、物流、通關、退稅、結匯等環節的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為國內跨境電商健康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據了解,近年來,漳州市積極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強化政策扶持,出臺促外貿增長九條措施、穩外貿發展十二條措施、疫情期間支持外貿穩發展六條措施,積極利用外資八條措施、電商和物流快遞協調發展六條措施等,推動跨境貿易穩步發展。我市持續開展“漳州味·世界行”活動,打造東山水產、龍文鐘表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培育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已和187個國家(地區)建立貿易往來。去年,全市進出口725.8億元,增長4.6%,其中出口469.6億元、下降12%,進口256.2億元、增長60.1%。 此外,漳州市口岸開放基礎較好,海岸線長715公里,有石碼、招銀、后石、古雷、東山等5個一類口岸。全市共有4個國家級開發區(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漳州臺商投資區、東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8個省級開發區,有古雷臺灣石化產業園、漳州臺商投資區、海峽兩岸農博會·花博會、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閩臺(南靖)精密機械產業園等對臺交流合作平臺,開放開發平臺較多。 未來,按照國務院相關要求,漳州市綜合試驗區將著力在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B2B)方式相關環節的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貨物按規定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和支持企業共建共享海外倉等等方面探索創新,研究出臺更多支持舉措,為綜合試驗區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更好地促進和規范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