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節假日,安靜的尤溪縣西城鎮北宅村都會熱鬧起來,不少游客驅車前來觀光采摘、體驗漂流、戶外燒烤,歡度時光。“趁著周末,來放松下心情,我們還專門預訂了烤全羊。”“五一”期間,吳小麗一行10多人來到北宅村,都覺得不虛此行。 空殼村按下“激活鍵” 充滿生機的北宅村,在5年前,卻是一個常住人口僅有100多人的“空殼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田和林下種植,人均收入低,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謀生,唯一入村的道路又窄又彎,小小的村子缺乏人氣。 村民嚴良湘早前在三明陳大鎮開休閑山莊,每次回鄉,他都十分失落:“小時候村子里是很熱鬧的,現在人越來越少。”看到家鄉父老致富無門,嚴良湘動了回鄉創業的心思。經多次考察,2014年初,嚴良湘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北宅村。 在嚴良湘看來,北宅村離縣城僅15公里,而且山水資源豐富,自然風光好,有無限的潛能。盡管家人責備、村民質疑,但是他堅持在村里搞起了特色鄉村旅游。 嚴良湘把地址選在北宅小學舊址,并將村里廢棄的禮堂、倉庫一同租用,經過翻新后,開發建設成北宅溝休閑山莊,并注冊了尤溪縣北宅溝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他統籌全村的自然資源,劃分出農耕體驗、旅游生態農莊、休閑娛樂等功能區,策劃青少年素質拓展、冠山漂流、CS山地戰、果園采摘、篝火晚會等精品旅游項目,吸引了不少周邊游客,北宅村的人氣漸漸旺了起來。 2017年,北宅村被評為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獲得了50萬元建設資金,村道因此提升優化。2019年村里利用30萬元扶貧資金在北宅溝休閑山莊建設游客服務中心,“后期由我出資安裝水電,按旅游景區的規劃進行裝修、添置設施設備,然后由我長期租用。”嚴良湘說,這樣,山莊有了新設施,村財有了新收入,兩全其美。 鄉村游帶來農家樂 2015年,嚴良湘推出了精心研究的特色菜品——烤全羊,并配套特色農家菜,把當地特色農產品送上餐桌,免費為農戶宣傳,帶動了當地農產品的種植和銷售。 北宅村周邊的吳坑自然村因為地勢高、水分足, 種出的薏米格外香甜軟糯,卻鮮為人知,嚴良湘便購置了一些薏米,作為餐前小食免費贈送給游客品嘗,“游客嘗過之后覺得好吃,就上門訂購,常常供不應求。”嚴良湘便建議農戶適當擴大種植,他可幫忙推銷售賣。 “游客在山莊吃完午飯,會來我這里摘楊梅。”劉滋煌是北宅村的楊梅種植戶,原先他的楊梅以每公斤8元批發到水果市場。現在村里來了許多游客,他也做起了果園采摘,“市場價大概每公斤20元,我們的采摘價是每公斤14元,游客多的時候,一天能采近百公斤。” 旅游業蒸蒸日上的同時,嚴良湘謀劃起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路子。他不僅有意識的安排貧困戶參與北宅山莊的工作,增加其收入;還把自家閑置的老宅改建成特色民宿,作為團市委的“青春扶貧基地”,前3年,拿出70%的利潤分給當地貧困戶。 2019年底,嚴良湘購買了一批約1公斤重河田雞苗,送給周邊的8戶脫貧戶,每戶12只,鼓勵他們養殖,并承諾養大之后,他再按市場價每公斤100元回收。 嚴朝熀在山莊工作5年了,平時負責管理冠山漂流的小電站。“我原來沒有正式工作,就打一些零工,被定貧困戶。”他說,“現在收入穩定,已經脫貧了。” 嚴朝熀十分滿足。 “讓全村都參與進來,做活旅游,讓北宅村恢復人氣。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嚴良湘介紹,目前,他的公司已與30多戶村民建立合作關系,互相引流,共同發展, 2019年,北宅溝休閑山莊共接待游客8萬人次,營業額達到300多萬元。 眼下,5戶村民正在將老屋裝修改造做民宿,相信疫情過后,北宅村將會接待更多的游客,帶動更多村民就業。(三明日報記者站 羅 姮 嚴士冬 通訊員 肖登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