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uikio"><dl id="uikio"></dl></sup>
  • <pre id="uikio"><small id="uikio"></small></pre>
    <input id="uikio"></input>
  • <s id="uikio"><em id="uikio"></em></s>
  • 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 八閩鄉訊 > 龍巖 > 正文
    龍巖市防震減災工作綜述
    2020-05-12 11:08:57?蔡添高 王德福?來源:閩西新聞網—閩西日報  責任編輯:許麗蓉  

    抵御天災,守望平安,對于我們這個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屬國務院劃定的全國25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閩西革命老區來說尤為重要。

    近年來,我市防震減災事業取得可喜成績:市地震局從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獲得全國防震減災工作綜合評比先進單位;2019年,獲全省防震減災工作綜合評比第一名、全省地震監測預報工作質量第一名、全省地震災害預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為我市增強群眾防震意識,提升減災水平,構建安定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預報更精準——

    監測預報體系更加完善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應對突發地震災害尤其如此。

    目前,我市已建立了較完善的地震監測臺網,區內有龍巖、長汀兩個綜合臺站,1個國家背景場、6個測震臺、4個土層強震臺、12個烈度速報臺、7個GPS觀測臺、1個地磁觀測臺、1個地傾斜觀測臺和棉花灘庫區專用地震監測臺陣。全市所有鄉(鎮、街道)都建立地震宏觀觀測點。

    建立了地震異常快速核實處置機制,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地震宏觀異常快速上報、核實處置工作網絡。建立了地震信息快速播報機制,當我市有感地震發生后,讓市民能在第一時間了解震情信息,避免造成恐慌或產生地震謠言,維護社會穩定。

    同時,努力提高地震分析預報水平。在堅持周、月會商制度的基礎上,組建龍巖市地震局(臺)地震分析預報專家組,由局(臺)業務骨干組成,采用走出去學習和請專家進來培訓的方式,提高業務骨干的分析預報水平。

    今年還繼續推進古田會址地震監測臺、活斷層鑒定及危險性評價項目、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及地震預警發布終端建設工作,讓我市監測預報體系更加完善。

    預防更高效——

    震害防御能力明顯提升

    震害防御能力是群眾避讓地震災害的“第一道防線”。

    我市嚴把抗震設防關,爭取將“地上搞結實”。近年來,全市已有交通、能源、電力、水庫、生命線工程等近百個重要項目以及所有醫療、衛生用房工程項目無一缺漏,全部做了專門的工程建設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使我市的重要工程、生命線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工程都能科學、合理地進行抗震設防。所有新建校舍都嚴格把關,都按規定提高1度進行抗震設防,確保每一棟校舍都能高標準設防,成為孩子們的“安全島”。

    城鄉民居不設防現象得到明顯改善。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大力推廣有抗震設防的標準建設施工圖,無償提供群眾使用;專門編印宣傳材料,對民居選址、施工、建設等方面進行指導。經過多年的努力,全市80%以上的民居都采取了合理的抗震設防措施,城鄉民居不設防現象得到明顯改善。

    防震減災宣傳教育也由傳統的街頭宣傳、紙質宣傳為主,發展為廣播影視、傳統媒介、“互聯網+防震減災”、網絡信息綜合應用的現代傳播方式。連續2年開展“防震減災宣傳年”活動,會同有關部門先后精心策劃了中小學生防震減災電視知識大賽、網絡知識競賽、防震減災10萬條微信宣傳和防震減災書法大賽等活動,使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創意、有規模、有氣氛、有影響。

    創新打造防震減災社會宣教“一團一隊一融合”模式,每個縣(市、區)組建一個防震減災科普宣講團,一支科普志愿者隊伍,與有關部門深度融合,建立合作機制,每年至少開展4次聯合科普宣傳活動,實現人員互補、優勢互補,開創防震減災科普宣教工作新局面。根據2019年調查統計,我市防震減災知識普及率由2014年的38.6%提高至2019年的75%。

    應急更有力——

    應急救援體系逐步健全

    防御天災,不能指望“天幫忙”,只能依靠“人努力”。

    地震應急預案體系更加完善,市、縣、鄉三級政府和市、縣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都制定了《地震應急預案》,形成了完整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并開展了多次實戰演練進行檢驗,使預案更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自主研發的“龍巖市地震快速反應系統”在全市推廣,為政府提供較科學的參考意見。

    迄今已培訓地震應急“第一響應人”近600余人次,有效夯實了我市地震應急救援基礎;依托消防、武警部隊,打造了9支“裝備精良、反應快速、技術過硬”的專業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依托有關行業、部門建立了十幾支行業應急搶險隊伍;全市共組建培訓了約50支地震災害志愿者救援隊伍,并從中培養了9支骨干隊伍,配備了個人防護和基本救援裝備。為全面提升應急救援隊伍戰斗水平,2017、2018、2019連續三年,組織開展大規模的抗震救災綜合應急實戰演練。

    目前,我市形成了有龍巖特色的“基層——地震應急‘第一響應人’、行業——市縣地震應急救援隊、專業——市、縣消防、武警部隊組建的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志愿者等多層次、全方位的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體系。”

    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網絡建設也基本完善。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136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累計建設有效面積達到148.6萬平方米,最大可安置災民84萬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將持續以‘防震減災、造福人民’為己任,繼續加強地震監測預報、震害防御體系建設,積極修煉業務‘內功’,開創我市防震減災工作新局面。”市地震局局長林勇說。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蜜桃臀久久伊人福利,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美丽的姑娘在线观看完整版中文
    <sup id="uikio"><dl id="uikio"></dl></sup>
  • <pre id="uikio"><small id="uikio"></small></pre>
    <input id="uikio"></input>
  • <s id="uikio"><em id="uikio"></em></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18日本xxxxxxxxx视频| 成人黄色在线网站| 波多野结衣变态夫妻|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无人高清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毒不卡| 人善交VIDE欧美| 中国china体内谢o精| 香焦视频在线观看黄|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女人被男人躁的女爽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bt在线电影|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高清|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最近免费韩国电影hd视频|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久久婷婷| 一本大道香一蕉久在线影院| 看看镜子里我是怎么c哭你的|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成年美女黄网站小视频| 午夜视频1000|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多多成视频人在线观看| 日本人六九视频jⅰzzz|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 欧美色图第三页|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 免费又黄又爽1000禁片| 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