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鴉片戰爭是英國對中國發起的一場侵略戰爭。但香港嗇色園主辦的可立小學有教師竟公開向學生稱,鴉片戰爭的起因是英國為了消滅鴉片。這種直接篡改歷史的所謂教育不僅是對過往的背叛,更是對香港未來的極不負責。 新華社近日就此發表短評稱,篡改事實并授之下一代,令香港校園的歷史教育再次亮起危險信號。特區教育部門必須對此進行嚴肅整頓,及時糾偏止錯。文章摘編如下: 香港歷史教育弊端由來已久。關于鴉片戰爭,就屢現為西方侵略“洗地”的言論。究其原因,殖民史觀的殘留和極端政治思潮的介入,已讓部分教師完全背離為學和授業的基本準則,在課堂上公然扭曲事實,為西方罪行張目,絲毫沒有對國家和民族的應有尊重。 更嚴重的是,這種扭曲的歷史教育將對香港青少年造成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長期以來,國民教育在香港付之闕如,中國歷史科一度被取消必修科地位,種種不嚴謹和刻意誤導的所謂通識教育甚囂塵上,“港獨”等極端思潮也趁機侵入校園。可以想見,始終“浸泡”在如此畸形的語境里,年輕人自然難以培養起對歷史的正確認知,遑論家國意識和民族向心力。 去年開始的修例風波中,香港青少年參與及犯罪程度之廣、之深,令人震驚,學校教育有著脫不開的關系。在政治日益滲透校園的香港,本應傳道解惑的課堂成為反中亂港勢力的重要“陣地”,夜以繼日的煽動與蠱惑下,大量心智未開的青少年遺憾步入歧途,這既是其自身的損失,更是香港的悲哀。 我們注意到,涉事學校已作出改進承諾,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也正跟進事件。希望相關部門以此為契機,徹底整肅當前香港歷史教育的種種亂象,還學生正確知識的同時,切實涵養起香港下一代的國家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