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福建盈浩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福鼎的小張正推著板車,一邊看著手上單子,一邊比對貨號,核對完后,就將貨架上的工藝制品用板車搬運到相應車間加工。 小張是一名理料員,3年前,患自閉癥的他從特教校畢業后,因家境貧困,被推薦到盈浩文創公司上班。入職后,小張從最簡單的打蓋工序入手,在工友的關愛和幫助下,他逐步融入工作環境,與大家建立了正常溝通,成為一名理料員。去年底,他家里順利脫貧。 這是福鼎企業參與扶貧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盈浩文創公司送貨上門讓貧困家庭在家加工產品,并實施培訓、送料、收貨、結算“四統一”;公司建立了10多個扶貧車間,利用公司銷售網絡,直接帶動當地貧困戶增收;公司還招聘400多名村民進廠務工,幫助村民年增收1000多萬元。 福鼎市崳山蔓丹農業專業合作社利用崳山島700畝生產示范基地,結合旅游資源開發,發展“漁農旅”生態休閑產業;與150多家農戶聯結,發展民宿、漁家樂和漁耕體驗等創業項目,帶動農牧漁業發展。去年,該合作社還幫助崳山鎮2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各種形式增收24萬多元,平均每戶增收1萬多元。 如今,福鼎已有130多家國家、省、市、縣級茶業龍頭企業通過實行“龍頭企業+茶企聯合社+農戶+社會化專業隊+茶園”等合作模式,以聯辦、入股、訂單、務工、流轉和租賃等形式,帶動村集體經濟增長和貧困家庭增收。 “企業參與扶貧,帶動快、輻射廣、見效大。”福鼎市扶貧辦主任騰建軍說。目前,福鼎市有1400多家企業通過產業扶貧、崗位扶貧、帶動創業、村企共建等多種形式帶動2000多戶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去年,該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933元,比2015年增長41.8%,比上年增長9.3%,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脫貧,福鼎市也實現脫貧摘帽。(閩東日報記者 廖詩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