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級黨組織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綜述
今年來,漳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最堅決的態度、最迅速的行動、最有力的舉措,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推動“六穩”“六保”措施落深落細落實,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主動作為、傾心服務,全力做好復工返崗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據統計,全市共有7000多個基層黨組織直接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組建各類“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黨員志愿者服務隊”近5000支。 “疫”線錘煉 千余份入黨申請書彰顯英雄本色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這段鏗鏘的誓詞,在抗疫一線一次次響起。今年來,全市在抗疫一線共收到入黨申請書1200多份,發展黨員49名。 沒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疫情襲來之時,一大批抗疫“戰士”挺身而出、頑強拼搏,他們中有來自救治一線的醫生護士,有堅守崗位的公安民警,有服務居民的社區干部……“他們在一線入黨接受洗禮,在抗擊疫情中不辱使命。這些新生力量,用實際行動刻畫出共產黨人的英雄本色—— 陳煦煦現任漳州市中醫院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2月15日,陳煦煦響應國家號召,隨同福建援鄂醫療隊,奔赴湖北武漢疫情防控第一線最需要的地方,奉獻醫護人員的力量。在武漢期間,陳煦煦作為護理組組長奮戰在武漢光谷方艙醫院,她和“戰友們”分4個班次,每班工作6個小時,負責巡視患者、處理醫囑、血液采集等護理工作。工作期間,里三層外三層“全副武裝”使陳煦煦呼吸費勁,說話聲音也要比平時大很多,為了節省防護物資,工作期間她滴水不進,咬牙堅持。往往一個班下來,陳煦煦被束縛的臉和雙手幾乎都是生疼的,天氣雖寒,她卻每天汗流浹背。即使如此,她依舊滿懷熱情,細心、耐心地對待每一位患者,情緒也總被患者的病情牽動著,還要處理各種意外情況,工作難度遠超想象。3月11日,早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的陳煦煦和幾名“戰友”通過了臨時黨支部決議,基層黨委批準入黨,站在黨旗面前莊嚴宣誓。 默默堅守在抗疫一線的,還有廣大社區干部。他們面對千難萬險、千頭萬緒、千家萬戶,既當“守門員”“疏導員”,又當“跑腿員”“宣傳員”。金源社區位于全市確診病例最多的薌城區,流動人口多,人員構成復雜。許素琴作為黨總支書記,顧不上家中臥病在床的母親,始終沖鋒在戰“疫”第一線,帶領黨員組建環境消殺服務隊、疫情宣傳服務隊、入戶摸排服務、卡口值守服務隊等4支隊伍,采用網格化管理方法把責任細化到人、任務分解到戶,逐一上門對4090名居民進行全覆蓋地毯式摸排,對摸排到的湖北省來薌人員104人建立“一戶一檔”,為10名隔離人員送去米、油、面等生活物品及防護口罩,做到“零確診、零疑似”。疫情期間,她始終沖鋒在戰“疫”第一線,是疫情聯防聯控的“鐵娘子”,更是用溫暖守護居民的“貼心人”。 同心戰“疫” 舍小家顧大家,夫妻變成了戰友 “如果抗疫工作有需要,我們共產黨員一定沖鋒在前、義不容辭”,來自南靖縣山城鎮江濱社區黨支部書記黃飛鴻說道。作為社區領頭雁,他踐行共產黨員初心使命,在主題教育過程中,深入社區,小區,探索2134小區工作法,設置周一茶座,破解小區治理難題,開展“三社聯動”,服務社區居民。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堅守社區疫情防控一線,身殘志堅,勇于擔當,當好宣傳員、指揮員、戰斗員、服務員,率領社區廣大黨員、兩委干部、志愿者、小區物業人員和機關下派干部,發揮群防群治和聯防聯控作用,打響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維護了社區居民的健康安全。 江烽與妻子鄭磊磊(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都是共產黨員,同在漳州市中醫院工作。在得知漳州市組建醫療隊伍馳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夫妻倆立即向所在的黨支部請纓出征。為全力以赴投入疫情抗擊工作,他倆把年僅6歲的女兒送回南平山區老家,交給年邁父母照顧,雖然他父母身體不好,父親去年剛剛經歷了一場心臟手術,卻非常支持兒子兒媳的決定。2月15日,兩人攜手奔赴前線,夫妻變成了戰友,到達武漢,他們不辭辛苦,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中。江烽夫妻舍小家顧大家,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翁楚俊現任漳浦縣公安局馬口派出所副所長,疫情發生以來,他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以身作則始終堅守在檢查卡點上,帶領民警嚴格查控,在漳浦縣迎賓門卡點共排查車輛兩萬多輛,勸返重點區域車輛約150輛,湯泉世紀卡點排查車輛四萬多輛,勸返重點區域車輛約200輛,為人口大縣漳浦縣“零確診、零疑似”的疫情防控工作付出自己的努力。作為一名基層公安干警,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沖鋒在前,講擔當、比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漳州110”精神。 再立新功 黨員突擊隊奮戰復工達產第一線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市大多數企業停工停產,社會經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就像是結冰的河水停止了流動。隨著疫情防控工作嚴格地進行,疫情得到控制,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企業復工復產,黨員干部再一次沖鋒在前,像春天一樣來融化寒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同時,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截至3月下旬,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產率達100%。 薌城區三寶集團是一家擁有3000多名員工,年納稅超10億元的鋼鐵制品生產企業。三寶集團嚴格落實隔離措施,先后騰出三幢公寓樓并租用賓館作為外來返廠人員的集中隔離區,確保全部返廠人員完成14天的“硬隔離”。為了安全有序復工,三寶集團把好“防護關”,成立多支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實行“分批分次”辦法,按照本區、本市、本省、外省的先后順序,錯峰安排職工返崗,并聘請專業醫護人員,設置專門體檢場所,全面做好體檢篩查。 “自防疫戰打響,我們第一時間告知企業如何防控,通過走訪、電話或微信等方式加強政企聯系,對報備復工的企業,按照《詔安縣企業復工前后疫情防控措施檢查對照清單》,即報即審,達到條件的盡快報上級部門,達不到條件的盡量現場整改,不能現場解決的協助盡早解決困難。”詔安縣南詔鎮相關負責人說,在“一企一策”原則下,找出企業共性,編制員工體溫檢測記錄表、外來人員登記表、防控物品臺賬等系列表格發放給企業參考使用,統一制作公告等宣傳材料,發放給企業并在顯著位置張貼。為加強管理,南詔鎮還抽調精干力量為復工企業配備一名監督員,對企業的外來人員登記、佩戴口罩、錯峰用餐、體溫檢測、消殺防疫等情況進行監督。同時,鎮經貿辦為疫情期間企業運行制定了一套疫情防控流程,簡潔易懂、措施到位,要求復工企業必須按照流程運行,由監督員負責監督,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生產經營保衛戰“兩大戰役”。 一名黨員就是一根標桿。如今,大多數參與抗擊疫情的黨員已經完成任務,回到各自的本職崗位上,在復工復產和“六穩”“六保”一線開新局立新功,他們給身邊人樹起了一桿旗,成為新的精神標桿,增強了人們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激勵著大家在工作崗位上不畏困難、甘于奉獻、再創佳績。(閩南日報記者 吳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