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推進水美經濟建設紀實
飛架富金湖南北的順昌東門橋改擴建后如長虹臥波,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黃杰敏 攝) 南平多青山,翠峰連天際。 南平多綠水,清泉石上流。 南平村村有小溪,縣縣有大河。全境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76條,多年平均徑流量269億立方米,年人均水資源量89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4倍。人贊南平城市鄉村“水靈靈”。但過去,這里水資源利用僅停留在小水電開發上,眼睜睜看著嘩啦啦的碧水匯入閩江,白白地流向大海。南平和大多數生態資源富集而又后發的地區一樣,坐擁綠水青山卻沒有轉化為金山銀山,捧著“金飯碗”,裝著白稀飯。 碧水長流,洪水、澇水、污水,水水齊治 南平盡管有78.29%的森林覆蓋率,是名副其實的綠水青山。但與生態資源富集不相稱的是南平的后發展、欠發達。水的短板是城市防洪標準不高,易淹沒、易內澇;農村水系多為垃圾河、排污河,河道“四亂”侵占嚴重。大部分縣城建設規劃滯后、品位不高,鄉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群眾滿意度低。 習近平總書記情系老區蘇區,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后17次到閩北調研指導,對南平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在光澤縣閩贛邊界處親植綠樹,他在南平調研時強調:“南平要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 南平市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創造性地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兩山”理論,2016年在全國首創提出了“水美城市”和“水美經濟”概念,堅持高位謀劃、高手規劃、高標實施。從此 ,一縷春風開始吹皺一池春水。 首期在10個縣(市、區)和2個省級開發區謀劃了12個總投資300.45億元的“水美城市”項目。探索創新合力機制,突出“多規融合”,將城鄉水系治理和生態保護與城市建設經營、土地資源開發、文化旅游產業、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等有機結合,整合水利、交通、住建、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文旅等部門項目,打包形成合力,運用水利、建筑、環境、生態、景觀園林等工程學,實施防洪排澇、市政生態、景觀提升、旅游產業、智慧水務等五大工程,重點實施一大批民生補短板工程,打造“洪水、澇水、污水”共治與“山美、水美、城美”融合的城市綜合體。市級城區防洪標準已達50年一遇,各縣(市、區)城區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及以上,所有沿河鄉鎮防洪標準達到10年一遇及以上。去年雨季,南平市遭受多輪持續強降雨襲擊,境內河流湍急、水量暴漲??稍凇袄夏掀健眲⒋鬆斂磥恚樗畞頃r延城江面上再也看不到漂浮雜物阻隔橋洞,撞擊河堤了。延平區水文局監測情況證實,去年以來,經過延福門河面的漂浮物大大減少?!八莱鞘小苯ㄔO工程不僅經受住了暴雨洪災的檢驗和考驗,也有效發揮了水安為先的生態效益。 2017年,延平區圍繞延平湖“三江六岸”, 拉開了水美城市和水美鄉村建設帷幕。 長約10公里的延平區來舟鎮東山溪,見證了水美鄉村的變遷。 東山村原是一個養豬村,有14家養殖戶11個養豬場,違規無序排放讓東山溪變成了“黑河”。清潔的溪流變成了劣五類水,這樣的發展方式不可持續,來舟鎮聚力攻堅。2017年,全村養豬場全部拆除,切斷了污染之源。次年,謀劃了東山溪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投入1000萬元開展溪流及其沿岸整治提升工程。 水美建設并非只是一個流域治理項目,鎮里把岸上岸下當作一個共同體對待,把水流域治理與產業發展、全域旅游、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結合起來,既改善鄉村人居環境、補齊建設短板,又通過以水補山,培育綠色產業。 如今,東山溪舊貌換新顏,溪水保持二類水質,村里180多戶村民換了一種活法。村民王家春拆了豬場,建起了包含櫻花園、采摘園、農家樂的春榮生態農場。與此同時,東山村做足水文章,民宿、垂釣等新業態紛紛冒出。東山溪現在成了網紅打卡地。 “肥”水橫流,讓城鄉因水而美、由美而富 2017年,南平市首期12個“水美城市”項目全面開工建設。項目創新“建、管、治、護”推進機制,著力一體推進、市場運作,源源不斷地策劃生成項目,既改善城鄉人居環境、補齊城鄉建設短板,又為城市經營開發創造條件、持續拉動有效投資。 “水美城市”謀劃之初,南平就先后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倪晉仁、魏敦山等專家以及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教授等到南平,為“水美城市”建言獻策、把脈問診,并組織相關人員到浙江衢州、麗水以及深圳等地學習調研培訓,逐步形成了“水美城市”和“水美經濟”內涵,即將水流域治理與資源開發利用、產業發展、城市經營、全域旅游、生態保護、鄉村振興、文化傳承等結合起來,全市“一盤棋”整體規劃,并進一步向下游延伸,通過水美鄉村、全域水美建設,讓涉水流域沿線因水而靚麗,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人水和諧、宜居宜游宜業的美麗南平。 順昌縣借助水美城市建設,規劃了余坊新城,將城區面積拓展了3平方公里,吸引了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富力地產等大型企業入駐。 建陽區按照“山、水、園、城”的理念,把建盞文創產業區、花海旅游區與考亭公園區、城市居住區有機融合,拉開了城區框架,撬動了城市經營。 延平區“水美城市”從“居”突破,自開展“三江六岸”項目建設后,恒大、象嶼、正榮等大型房地產商紛紛入駐,拓展了城市框架,為居民提供了優質生活空間…… 南平各地通過水美城市建設,都不同程度實現了土地溢價增值:建甌市5.5萬平方米的地塊溢價1.81億元;武夷山市209畝地,拍賣增值2.96億元;光澤縣城區臨水的坪山片區一地塊,實現了翻3倍的升值。 有人說,過去,南平的水不值錢地流,如今流的是金,淌的是銀。南平不僅水量充沛,而且水質優良,主要干流Ⅰ-Ⅲ類水質比例100%,其中Ⅰ-Ⅱ類水質比例96.3%。山好水好客自來,全市新引進礦泉水生產企業5家,年產100萬噸農夫山泉天然水項目落戶武夷山;中石化、中石油這對兄弟大企業也青睞南平的優質水資源,和南平簽訂了投資7.5億元和二期1.35億元的天然礦泉水生產項目;光澤還吸引總投資20億元的澤匯現代漁業產業園項目落地,將建成亞洲最大的鰻魚養殖基地。今年,全市從綠色農業、健康養生、旅游文創等七大綠色產業中挖掘、培育150多個水美經濟項目,總投資達400多億元。 靜水深流,美麗中國的“南平樣板” 南平市將水美經濟建設與打造全域文旅緊密結合,破蛹蝶變,風生水起。 2017至2019年,南平市連續舉辦三屆旅游發展大會,先后培育了邵武瀑布林溫泉養生、政和念山濕地公園、武夷山“云河”夜游、延平斜溪水鄉、松溪“梅口埠”等一批濱水旅游項目。去年旅發大會期間,建陽區打造了考亭古街、大宋文化書苑、麻陽夜游等項目,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53億元。 建陽區麻陽溪畔的考亭村也是網紅打卡地?!耙酝纪ご寰包c較為分散,無法串點成線,借助水美建設,我們對麻陽溪進行生態修復和合理開發,在全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考亭村下派第一書記林澤勤說,如今,考亭移步易景,麻陽溪猶如玉帶,串聯起考亭書院、觀書園、考亭古街、建盞文創園等文旅項目,游客紛至沓來。 以“村莊景點化、旅游休閑化”為導向,南平市還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推進“水美鄉村”建設,建成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水美鄉村示范村、鄉村振興示范村“三位一體”示范村50個,美麗鄉村217個,創建鄉村3A級景區64個、森林人家97個、水鄉漁村34個。南平正向全域旅游邁進,2019年,南平獲評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和全國森林城市。 南平的水美建設得到水利部和社會各界專家的肯定和贊譽。水利部副部長陸桂華、葉建春先后到南平調研,并指示及時總結經驗在全國推廣。由水規總院編制的《水美城市規劃導則》已評審通過,水利水電勘測協會正推薦為行業協會標準向全國征求意見。倪晉仁、魏敦山等院士到南平調研,對南平水美建設遵循自然、維護生態的做法點贊。 “因水而美,水環境好了,水生態好了,水景觀好了,才能有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由美而富,把水經濟、水產業搞起來,把現代化、智慧化的水管理搞起來,真正在綠水青山的基礎上建成金山銀山。最后是富而文明,充分表明了水美經濟從過去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向更高級的生態文明挺進。”對南平做活水文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王浩這樣評價。 經過三年的努力,水美建設不僅讓南平擺脫了過去水患的困擾,還美化了環境、生出了財富,讓蘊含于“綠水青山”之中的生態資源、產品價值,源源不斷地變為地方發展、百姓手中的“金山銀山”,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和發展經濟相得益彰的“南平路徑”。 “水安為先,因水而美、由美而富、富而文明”,這里成為了美麗中國的南平樣板。這個樣板恰似一泓靜水,深流遠方。(閩北日報記者 楊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