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綠色生態和大武夷為閩北優質產品賦能,走出品牌帶動,經濟和生態互融共生、互促共進的新路子 ——“武夷品牌”:為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 昨日,位于順昌工業園區(鄭坊)的福建神農菇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在生產線上忙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神農菇業,是南平市首批被授權使用“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的企業之一,大規模使用瓶栽自動化技術生產海鮮菇,上半年完成產值3.72億元。 (陳可 攝) 近日,從南平市市場監管局傳來佳音:歐盟理事會授權正式簽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在歐盟境內的100個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將受到保護,南平市的正山小種、松溪綠茶、武夷山大紅袍、武夷巖茶4件地標(保護產品)位列其中。這是對南平市生態產品質量的高度認可。 開門見綠,山水相融的南平,資源富集、物華天寶。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為此,南平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在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價值實現機制上不斷創新突破,2018年,“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應運而生。 南平以綠色生態和大武夷為閩北優質產品賦能,以政府為武夷品牌誠信背書,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檢驗檢測、統一宣傳推介、統一營銷運作,全力打響區域公用品牌,在打品牌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推動青山變“金山”,走出一條品牌帶動,經濟和生態互融共生、互促共進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嚴把源頭質量 以高品質鑄就靚品牌 品牌建設,品質是根本,“綠色、安全、健康”是生命線。堅持質量第一、以質取勝,南平市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武夷品牌建設全過程。高標準制定涵蓋22類農產品和加工食品的《“武夷山水”產品質量技術規范》,關鍵指標接軌國際標準,處于國內領跑地位。目前,“武夷山水”產品生產標準涵蓋產地環境、農藥化肥、飼料添加劑、衛生防疫等方面,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覆蓋生產前、中、后各個環節。 “質量是品牌之魂,要打造好品牌,就要從源頭上做好品質管理。”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市品牌辦主任朱其勇介紹,為了進一步完善品質管理,南平市建成覆蓋全市的“武夷山水品牌品質總控平臺”和“武夷品牌”品控平臺,向上聯通全國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平臺,向下對接所有授權使用“武夷山水”企業,實現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質量管控。對企業實行自檢和定期隨機抽檢“雙重檢驗”,嚴格落實產品質量“一票否決制”,以高品質鑄就靚品牌。 為了進一步提升“武夷山水”企業檢測技術服務,今年7月,“武夷山水”品牌檢驗檢測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未來,組成機構將根據品牌經營和產品管控需求,共建實驗室、選派專家組、現場指導,全力保障“武夷山水”品牌產品質量。 深挖品牌效應 帶動產品溢價增值 品牌建設的成效最終要由市場來檢驗。南平以有力的營銷運作來搶占市場、贏得先機,讓全市優質農產品分享品牌的增值效益。 南平市依托國有企業成立武夷山水公用品牌運營管理公司,并組建專業化運營團隊,讓武夷山水品牌營銷與當下流行的“粉絲經濟”“直播帶貨”等新模式不斷碰撞新的火花。 “三個小時的淘寶平臺直播,帶來的不僅僅是十幾萬元的銷售額,更令人驚喜的是,京東平臺伸出合作之手!”仙芝樓生物科技集團營銷中心總監齊帥點贊“武夷山水”原產地直播活動。據了解,今年3月份以來,南平市及各縣(市、區)政府領導,利用抖音、淘寶等平臺的網絡直播間推介“武夷山水”產品,累計參與線上活動1454.98萬人次、成交總額達到2670.68萬元。“在互聯網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通過直播平臺,引導閩北企業轉變傳統營銷模式,這種創新,值得肯定。”齊帥說。 新嘗試、新模式何止一次? 2019年12月,“武夷山水”牽手“東方明珠”,申城之行,讓“武夷山水”備受上海市民青睞,活動現場簽約10單,金額1.3億元,當場零售成交額70余萬元,其中淘寶直播線上成交額31萬元,閩北生態精品逐步成為上海市民值得信賴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今年6月,副市長羅恩平參與南平全閩樂購直播節暨天貓“6·18”互動城直播間活動,推介“武夷山水”相關產品;武夷山、浦城、松溪等地主要領導參加網絡直播帶貨活動,宣介“武夷山水”產品,在線觀看人次超過687.2萬,銷售總額近700萬元…… 持續的創新推廣形成了品牌效應,品牌效應也帶動了產品的溢價增值:建陽桔柚價格從10元/千克增長到18元/千克;順昌蘆柑價格增長了2/ 3;浦城“武夷山水”優質稻米售價10元/千克,比一般大米售價高出150%,帶動了1.2萬多戶農戶增產增收;今年竹筍價揚貨俏,鮮筍和筍干價格從原來的2.36元/千克和51.8元/千克分別漲到3.2元/千克和67.3元/千克,漲幅高達36%和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