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這一天,對劉明華有著特殊的意義。 2018年,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脫貧“摘帽”了,鄉親們歡欣鼓舞。2019年7月,受鄉親們委托,下黨鄉6位黨員干部群眾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下黨脫貧的喜訊,表達了對黨中央和總書記的感恩之情。2019年8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回信,祝賀他們實現了脫貧,鼓勵他們發揚滴水穿石精神,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曾任下黨鄉黨委副書記的劉明華就是寫信的6位黨員之一。收到回信后,劉明華異常興奮,一口氣把信讀了五遍。 轉眼一年過去了,這期間,劉明華常被問到一個問題,“這一年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望著下黨鄉的通城大道,齊整的房屋,不遠處豐收的茶園,劉明華回答說:“最大的感受是變化?!?/p> 走進下黨鄉,道路越來越寬闊,產業越來越興旺,生活越來越富足,下黨鄉人民喜上眉梢。 路通百事通 下黨鄉的鄉親們又迎來了個好消息:進鄉公路省道S207線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原計劃今年11月底通車,現在,進度提前,有望在國慶節期間通車。 修路,曾經是最讓下黨鄉人頭疼的事,也是最要緊的事。 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下黨鄉沒有一條公路,素有“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的說法。“那時候,因為沒有路,村民們最怕三件事:一怕生病、二怕挑化肥、三怕養大豬。”劉明華回憶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三進下黨調研指導扶貧工作。第一次是1989年7月19日,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乘車近3個小時、步行2個多小時,冒著酷暑到下黨鄉訪貧問苦,幫助解決發展難題。 下黨鄉的公路。人民網 焦艷 攝 漸漸地,一條條大路通了村、進了鄉,如今已構成了下黨鄉縱橫交錯的公路網,新路的開通更將改善下黨鄉百姓的交通出行條件、縮短進城時間。 這些年,路通了,下黨鄉人唱起了“山歌”,“養在深閨待人識”的生態農產品走出了大山。 6年前,返鄉探親的下黨鄉村民王明秀把家鄉變化看在眼里,更是從中尋覓出商機:下黨鄉有大片茶園,全鄉卻沒有一家上了規模的茶廠。 小作坊形不成產業,“抱團”聚力才能發展。于是,王明秀找到村干部坐在一起一商量,就把“點子”付諸行動,牽頭成立了壽寧縣民宿茶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統一的管理、采摘、收購“一條龍”運作方式,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只需要在地里種植茶葉就有收入。 產業發展,品牌至關重要?!跋锣l的味道”這一品牌注冊,讓下黨鄉的茶葉從“無名”到“有名”,王明秀的合作社每畝茶園的收入從2000多元一下子增加到6000元,合作社社員收入翻倍,也帶動入社的31戶貧困戶全部脫了貧。 下黨鄉開創全國第一個可視化扶貧定制茶園模式。人民網 焦艷 攝 隨著科技下鄉腳步加快,下黨鄉還開創了全國第一個扶貧“定制茶園”,利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安裝了可視化可追溯的系統,解決了從茶園到茶杯消費盲區的問題。目前,定制茶園可追溯系統安裝已經推廣到了全鄉3800多畝茶園。 去年,合作社的營業額突破了千萬,王明秀的信心越來越足,他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跋M衲甑臓I業額能翻番,突破兩千萬!帶動更多茶農走上富裕之路?!?/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