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8月20日訊(記者 蘇連錦)2017—2019年,募集慈善資金11742.36萬元,支出善款12552.66萬元,開展多個慈善救助項目,扶貧濟困、安老助孤、助教助學、救災助醫等達5000多人次……這是在安溪縣慈善總會理事會、監事會上,曬出的募集善款和社會救助“愛心賬單”。 數字的背后,是一筆筆飽含著愛心人士無私大愛的慈善捐款,是一個個溫暖弱勢群體的慈善救助項目,是一次次點燃貧困家庭的社會救助。數字的背后,也是安溪縣已初步形成的一張與社會保障體系緊密銜接的慈善救助網,一雙雙溫暖的手。其中既有企業主,也有普通市民,他們用自己的愛心感染著他人,不斷充實安溪“慈善家底”,彰顯茶鄉城市溫度。 多元渠道募捐 慈善資金是發展慈善事業的根本保障。三年來,安溪縣慈善總會恪守全方位募捐理念,廣開慈善義舉之門,海納社會各界愛心,采取定向捐贈、救災捐贈、開展異地商會捐贈等形式,深入挖掘縣內、縣外慈善資源,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募捐活動,不斷增強慈善資金實力。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安溪縣慈善總會共募集善款1.1742億元,善款規模穩步增長。 以公益項目需求為重點,形成定向募捐主渠道。通過嚴格遵照捐贈人的意愿,縣慈善總會將捐贈款物用到指定事項,有效鼓舞和吸引社會各界力量投入到慈善事業中來。三年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定向捐贈10994.03萬元,主要用于扶貧、濟困、扶老、架橋、修路、教育、科研、文化、衛生、體育等慈善公益項目。 以災害應急為契機,廣籌救災資金。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縣慈善總會主動與鄉賢對接聯系,籌措疫情防控善款。截至2020年6月2日,安溪縣慈善總會共接收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家捐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善款446.75萬元,用于采購口罩、防護服、消毒液、護目鏡等急需醫療物資和其他醫療設備,為安溪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 以聯合異地商會為渠道,宣傳發動募集善款。縣慈善總會聯合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發起“攜手發展慈善愛心回報桑梓”的倡議,三年來,異地商會共認捐善款3842.39萬元,廣泛用于助推安溪鄉村振興項目建設。 以扶貧攻堅為目的,深入推進扶貧募捐。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縣慈善總會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各鄉鎮成立扶貧開發協會的時機,積極配合各鄉鎮開展精準扶貧專項募捐活動。三年來,共募集精準扶貧善款1174.10萬元,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助力。 拓展救助項目 救助是發展慈善事業的出發點和目的地。三年來,縣慈善總會服務民生,拓展助醫、助學、助老、助殘、助困、助教、東西部扶貧以及公益事業建設等項目,從對應各方弱勢群體的需求出發,為其提供精準化救助和專業化服務,讓困難群眾有獲得感、幸福感。 在慈善助學方面,積極實施助學項目,舉辦“安溪縣慈善總會·安溪縣信用聯社金秋助學”活動,三年來,開展慈善助學項目共支出115.30萬元,資助177名貧困大學生和75名品學兼優貧困高中生,幫助436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繼續完成學業。 在慈善助醫方面,在對全縣特困家庭重大疾病醫療救助中,三年來,縣慈善總會共救助2583人,救助金額419.90萬元;在重大災害救助項目,共救助意外事故傷殘者和重大自然災害人員傷亡者9人,救助金額8.83萬元。 在慈善助殘方面,在縣殘聯的積極配合下,三年來,縣慈善總會共投入160.95萬元實施慈善復明、慈善助行、慈善助聽項目,共資助1147名貧困白內障患者施行復明手術,資助60名特困聾人配戴助聽器,資助30名貧困肢殘者裝配假肢。 在慈善助困方面,組織走訪慰問百歲老人和特困戶,開展春節慰問活動。三年來,縣慈善總會共慰問百歲老人94人(次),慰問特困戶、低保戶、五保戶和殘疾人632戶,總計發放慰問金40.96萬元;為低保戶、特困戶發放棉被(毛毯)3150床,共支出59.30萬元,為困難群眾送去黨和社會的溫暖和關懷。 在定向資助方面,嚴格遵照社會愛心人士的意愿,三年來,縣慈善總會定向捐贈支出11703.27萬元,其中用于教育事業支出3108.30萬元、社會公共設施建設支出1869萬元、其他社會公益事業和福利事業支出448.87萬元、精準扶貧支出1498.10萬元、衛生事業支出150萬元、文化事業支出569萬元、養老事業支出60萬元等。 此外,縣慈善總會還主動加強與統戰部、總工會、工商聯、殘聯等部門和社會組織的聯系,通過搭建公益活動平臺,組織動員安溪義工協會等各級慈善義工開展助學、助老、助困服務等活動,在全社會擴大慈善大愛影響。 堅守慈善公信 慈善事業的長久發展關鍵在于公信力。對此,安溪縣慈善總會始終堅決遵循“公平、公正、公開,著力打造陽光慈善、透明慈善,提高社會公信力”的原則,建立起一套嚴格的善款管理使用制度。嚴格按照《安溪縣慈善總會章程》和《安溪縣慈善總會基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善款(物)的募集、資金運作、救助等活動。 同時,依托安溪新聞網“公益慈善”專題網頁平合,縣慈善總會及時向社會公開機構信息以及善款捐贈來源、數額、流向、年度財務收支情況,為公眾了解慈善、參與慈善建立有效平臺;自覺接受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對資金募集使用、項目實施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監管,確保高效廉潔運行。 公正、公平、公開的運作方式,厚植慈善土壤,讓“人人為慈善、行行做慈善”的理念深入人心,有力提高茶鄉社會各界參與慈善的積極性,引導更多的愛心企業與公益人士參與進來,在全縣掀起一股慈善風。 此外,縣慈善總會還通過加大慈善宣傳力度,培育民眾慈善道德觀念,強化慈善意識,激發民眾參與慈善的熱情。充分利用安溪報、安溪電視臺,做好慈善活動、慈善事跡報道;通過安溪新聞網“公益慈善”專題網頁及時發布慈善信息;結合中華慈善日宣傳,圍繞“慈善聚焦精準扶貧,攜手共創美好生活”主題,開展“中華慈善日”相關專題宣傳。 據介紹,縣慈善總會還將主動適應“互聯網+慈善”新模式,結合社會關注熱點,借鑒輕松籌、水滴籌等形式,成立慈善平合,制定慈善公益項目,進行發布認領募捐,讓更多人參與進來,謀劃構建“云慈善、讓慈愛更簡單”網絡平臺,在提高透明度的同時,提高救助實效,吸納更多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關注安溪慈善事業,助力安溪扶危濟困。 除透明、陽光慈善外,安溪縣還著力打造便民慈善,下一步將著手謀劃設立慈善關愛基金、適時組織“送文化送溫暖”扶貧幫困活動,讓更多人得到關愛。與此同時,縣慈善總會還將主動與社保、民政部門等合作,探索開辦“一站式”服務窗口,大力提倡便民服務理念,建設網絡平臺,鼓勵網上辦理救助申請,減少審批環節,縮短辦理時間,讓慈善更貼心更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