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28日訊(本網記者余雪林)古厝、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福州2200多年的文化積淀,孕育出了各式各樣的閃光點,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裔青少年在第三屆海外華裔中小學生“印象·福州”書畫、征文、攝影、華語演講大賽中將這些福之韻味一一展現。 美國華裔少年江如露繪畫作品《白蛇傳》 閩劇又稱“福州戲”,是福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美國華裔少年江如露在繪畫作品《白蛇傳》中展現了閩劇演員表演時的場景,她說:“我對中國戲曲的服裝和妝發很感興趣。在繪畫過程中,我將閩劇《白蛇傳》的畫面定格,嘗試從中捕捉戲曲人物的情感色彩,然后描繪下來。” 阿根廷華裔學生施雨萱攝影作品《油紙傘》 煙雨江南,手持一把油紙傘,便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阿根廷華裔學生施雨萱說:“福州有三寶,其中一寶便是油紙傘。油紙傘選料考究、做工精細,既有實用價值,又能起到裝飾觀賞效果,讓人喜歡。”在她的攝影作品《油紙傘》中,一把把撐開的紙傘在點點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美麗。 馬來西亞華裔少年陳日弘繪畫作品《濃情線面系情緣》 在福州傳統婚俗中,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對新人未來幸福生活的祈愿。比如新人要吃一碗太平面,線面細細長長,寓意夫妻感情長長久久,婚姻美滿。馬來西亞華裔少年陳日弘的繪畫作品《濃情線面系情緣》中就描繪出了穿著傳統婚服的新人互喂太平面的場景,他表示,從祖輩流傳下來的習俗有著美好的寓意,希望這些傳統的福州習俗能繼續流傳下去。 美國華裔少年鄭詩羽攝影作品《胭脂夜市》 說到福州,總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三坊七巷這一龐大的明清古建筑群,這里常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觀光游覽。美國華裔少年鄭詩羽的攝影作品《胭脂夜市》(Rouge Blushing Night Market)展現了三坊七巷的別樣魅力。她表示,福州晝夜的風景是完全不同的。夜晚,古老的三坊七巷裝飾著明亮的燈光,人們在大招牌下悠閑漫步,夜間的繁榮景象讓三坊七巷煥發出新的風采。 “印象·福州”大賽由福州市委統戰部、福州晚報主辦,福州市海外聯誼會、各縣(市)區委統戰部等協辦,福建日報社東南網海外部承辦。目前,“印象·福州”大賽已全面完成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