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大學生暑期交流班是共青團荔城區委連續7年精心打造的特色品牌活動,連續2年被團省委、省教育廳等單位評為福建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8月中旬,共青團荔城區委開展主題為“乘風破浪、奮斗有我”的2020年返鄉大學生暑期交流班活動,吸引40多名荔城籍返鄉大學生參加。共青團荔城區委在總結往年活動經驗的基礎上,創新“四位一體”思路,促進返鄉大學生在思想引領、現場體驗、能力培養等方面全方位成長和提升。 思想引領 堅定信念 “習總書記親自擘畫、親自推動木蘭溪治理,并前來參與義務勞動,使木蘭溪‘變害為利、造福人民’。這些年我再也沒有聽說過木蘭溪發生大的水患了?!?月14日,在木蘭溪防洪工程建設處的黨建走廊內,來自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水利專業的返鄉學子楊澤涵發揮專長,為到場的返鄉大學生當起講解員。 參觀木蘭溪生態治理展示館,了解木蘭溪治理帶來的變化,參加活動的荔城籍返鄉大學生更加深刻領悟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百姓的為民情懷,紛紛表示要將自己的愛鄉之心化為報鄉之志,貢獻智慧力量。 在今年返鄉大學生暑期交流班活動中,荔城團區委注重思想引領,豐富實踐載體,激勵大學生牢記黨的囑托,堅定理想信念,肩負時代使命,永葆奮斗熱情。 莆田工藝美術城黨群服務中心的匠心黨建館,是市級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干部教育培訓一級教學點。館內設立“匠心黨建”等版塊,以及黨員示范店、星級文明店展示宣傳區等,并集中展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以黨員為主)的優秀作品。返鄉大學生們現場觀看木雕作品雕刻過程,感受薪火相傳的傳統技藝,體會久久為功的匠心精神。荔城團區委副書記王燦煌說,該館將紅色基因傳承和工匠技藝傳承結合起來,將生動的紅色故事與逼真的木雕作品結合起來,大學生們通過實地參觀,更加堅定念黨恩、跟黨走的決心。 現場體驗 增進認識 在今年返鄉大學生暑期交流班活動中,團區委積極協調,搭建體驗平臺,讓大學生們在參加模擬法庭中,學習法律知識,引導尊法守法。 隨著莊嚴法槌的敲響,模擬法庭正式開庭。大學生分別扮演了審判員、人民陪審員、書記員、公訴人、被告人等庭審中的角色,模擬審理一起信用卡詐騙案件。通過宣讀起訴書、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環節,大學生們了解庭審流程,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法律與法庭的莊嚴和神圣。 模擬法庭結束后,法官還為大學生們悉心剖析、點評指導,并普及了相關法律常識。通過此次模擬法庭,大學生們認識到了“校園貸”的危害,同時提升了法治思維。 培養能力 激發活力 在實踐中,荔城團區委還成立了返鄉大學生團委。為激發活力、培養能力,團區委在把握整體方向的前提下,創新地將暑期交流班活動交由返鄉大學生團委策劃、組織、落實,增強積極性與創造性。 “在接手之初我們也會感到有些茫然,但當團區委鼓勵我們大膽創新以后,我們集思廣益,進行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同學們對活動好評如潮?!痹搮^返鄉大學生團委書記王鴻福說。 8月13日,返鄉大學生團委在西天尾逸林山莊開展戶外運動體驗活動;8月14日,組織到鎮海街道闊口社區“黨建+”鄰里中心,返鄉大學生動手包餃子,為社區老人送溫暖;之后,返鄉大學生們又分成交通勸導、文明知識宣傳、社區清潔志愿服務三支隊伍,穿上紅馬甲,戴上紅帽子,拿著工具,參與“定點包段、助力創城”志愿服務活動,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青春力量。一項項活動有序開展,緊貼實際,取得實效。 感受人文 建設家鄉 為了讓大學生們更好地了解莆仙文化,今年暑期交流班活動中,荔城團區委邀請了區文聯負責人作專題講座。 講座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到場的返鄉大學生紛紛為家鄉燦爛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為家鄉的建設成就感到驕傲。不少人表示,畢業后要回到莆田、為建設美麗家鄉出力。 回顧一路走來的返鄉大學生暑期交流班活動,荔城團區委書記蔡珊珊表示,在傳承以往好做法的基礎上,今年注重創新活動內容和載體,讓每一名返鄉學子由“參觀者”變為“參與者”,親身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和前景,從而吸引他們返鄉就業創業,助力家鄉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