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變樣 市容更靚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陳星)一座城市“煙火氣”最濃的地方,也許就是農貿市場。時至今日,仍有很多市民保持著到農貿市場購物的習慣,農貿市場是城市的底色,也是城市文明的鏡子。近段時間,寧德市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對農貿市場進行提質升級。如今,我市中心城區7個農貿市場基本完成升級改造,環境變得更整潔,市民買菜更加方便。 “顏值”提升 “菜籃子”拎得更舒心 長期以來,農貿市場環境臟亂差、秩序混亂一直是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頑疾”,建好和管好農貿市場,關系到百姓的幸福感。 近年來,寧德市持續推動農貿市場改造升級,通過明確責任,細化任務,倒排時間進度,做到定人、定崗、定責,有效改善了城區農貿市場“臟亂差”的問題。今年,市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對中心城區農貿市場進行改造提升,市場監管部門更是多次對各個農貿市場進行全面檢查,嚴格落實信息公示制度,要求硬件建設符合行業規范,清掃保潔到位,督促市場商戶增強誠信意識,規范經營行為。 走進東湖市場的果蔬區,每家攤位的標牌采用了綠色設計,綠油油的蔬菜整齊碼放。五顏六色的果蔬遠遠看去,像極了調色盤。在生鮮區,藍色的攤位招牌也十分引人注目。 “以往市場地面濕滑,特別是海鮮攤位積水嚴重。現在可好了,地面排水系統完善,地板干凈整潔,而且每天都有專人打掃清理。”市民張女士說。 科技賦能 智慧購物“耳聰目明” 如今的農貿市場正在擺脫傳統市場留給大家的刻板印象,融入了多種現代元素。近日,走進蕉南農貿市場,可以看到物品擺放井然有序,蔬菜、肉類、豆制品、熟食、水產等商品分類劃行,區域布局合理、標志明顯,攤位分布規范,市場內通道四通八達。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市場攤位都設有電子LED屏,上面展示著商家的攤位編號、類別、營業執照信息。 東湖市場攤位的電子顯示屏,不僅展示商家的公示信息,還滾動顯示商品的當日價格。 “支付寶到賬5.8元。”價格更透明,支付更便捷,市民也愿意在市場多逛逛,商戶們自然也樂開懷。從早上開始,該市場海鮮攤商戶葉老板一直忙個不停。“現在市場這么漂亮,又智能,生意越來越好。”葉老板笑著說。 不僅如此,市場內設有食品安全檢測室,檢驗人員每天都會對銷售產品進行抽檢。LED大屏實時滾動播放當日檢驗信息,消費者買菜更安心了。 不僅如此,各個農貿市場還在入口處、墻面、天花板、LED屏等醒目位置張貼懸掛宣傳海報及貼畫,內容涵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厲行節約”、文明用餐、垃圾分類、拒食野生動物等宣傳元素。此外,市場內還設有消費者投訴臺、公平秤、亮證公示欄、消防栓,將規范經營、安心購物落實到每一個細微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