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25日訊 (本網記者 潘超 文/圖)9月24日,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組委會調研組赴漳州平和調研。調研組就平和茶產業發展情況,促進平和茶葉“三產融合發展”、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等議題開展座談交流會。 座談會 漳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聯絡科科長賴和勇、市農業農村局經作站副站長王彬,平和縣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縣融媒體中心主任黃榮才,縣委宣傳部四級主任科員李強,縣委宣傳部對外宣傳科負責人游秀華,縣農業農村局溫天海,縣白芽奇蘭茶協會會長張國雄,以及縣文體旅游局、僑聯、農業農村局茶葉站等相關單位負責人、茶企代表參加座談會。 調研組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及“海絲國際杯”2020年首屆茶王賽相關情況。11月,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將在福州舉辦,論壇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指導,福建日報社主辦,東南網承辦。“海絲國際杯”2020年首屆茶王賽是論壇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更好地舉辦茶王賽,進一步提升茶鄉調研成果,講好福建茶文化故事,8月起,論壇組委會調研組赴各地茶鄉展開調研活動。他還表示,平和縣是中國茶葉白芽奇蘭茶之鄉,白芽奇蘭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要靠優質的茶葉質量,更要推進茶產業鏈的延伸。希望當地茶企積極參與此次海絲茶王賽活動,抓住機會,進一步提升平和白芽奇蘭茶的知名度、美譽度。 平和縣三坑天醇茶基地 福建省平和縣天醇茶業有限公司供圖 平和縣三坑天醇茶基地 福建省平和縣天醇茶業有限公司供圖 溫天海介紹了當地茶產業發展情況,平和縣先后獲得了“中國茶葉(白芽奇蘭茶)之鄉”“福建省十大產茶大縣”“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十大最美茶鄉”等稱號。2019年,平和全縣茶葉種植面積5.1萬畝,產量1.2萬噸,毛茶產值5億元,涉茶總產值達20多億元。此外,作為平和縣兩大農業支柱產業之一,平和白芽奇蘭還獲得了“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登記和“中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定。 平和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副局長李少芳表示,平和縣擁有高峰生態谷、云端筑夢、天醇、名峰山、陽山、晨暉等一批知名茶企和白芽奇蘭茶生產基地。近年來,平和縣積極打造生態茶園觀光游,把茶和文化、茶和旅游緊密結合,促進“三產”融合發展,不斷推進茶產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推進茶葉的生態化、品牌化,豐富旅游業態和產品,拓展產業鏈價值鏈。 福建省平和縣天醇茶業有限公司、福建海山茶葉有限公司、漳州平和玉露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參與座談的茶企代表紛紛表示,為傳承和發展好平和茶文化,他們會不斷努力將平和茶產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他們認為,此次海絲茶王賽活動就是進一步擴大平和茶品牌影響力的好機會,他們將積極參與此次活動,在平和茶產業不斷推廣和發展的同時,也輻射帶動周邊產業的興起,為推動平和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作貢獻。 調研期間,調研組還實地走訪了福建省平和縣天醇茶業有限公司等地。 座談會 座談會 福建省平和縣天醇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雄接受東南網采訪 福建海山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海林接受東南網采訪 漳州平和玉露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勇泉接受東南網采訪 福建省平和縣天醇茶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