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聞網(張志鵬 廖瑜婷 通訊員 章工信 薛敏靈)昨日上午,“2020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在漳州市開幕。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發布了“2020中國化工園區30強”名單,古雷港經濟開發區正式上榜。這是古雷繼去年榮獲中國化工潛力園區10強首位后的再一次提升,切實將園區潛力兌現成了發展實力,開創了漳州石化產業發展新局面。 石化產業技術密集、資本密集、人才密集,產業鏈條長、產品覆蓋面廣、經濟總量大,是漳州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漳州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旗幟鮮明、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大抓工業、抓大工業”,努力推動石化產業現代化發展和結構優化升級,切實以石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助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漳州市規模以上石化企業達207家,規模工業產值達689億元,同比增加201.43億元,增長35.1%,占全市規模工業產值10.8%。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8.2%,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增加值增長35.2%,呈現出跨越式、高質量的發展。 立足自身優勢發展石化產業 漳州石化產業歷經“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快速發展,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產業快速集聚,優勢潛力顯現,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石化企業前來投資,產業空間布局逐步完善。 漳州大力發展石化產業,源于自身獨特的優勢—— 一流的區位條件。漳州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與臺灣隔海相望,承東啟西、溝通南北、通江達海,其中古雷港是我國八大深水良港之一,規劃碼頭岸線25.8公里,規劃建設生產性泊位80個,年吞吐能力2億噸。其毗鄰臺灣海峽國際黃金航道,國內約80%進口原油途經此地,是石化產業轉移、市場開拓、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黃金區域”。 一流的政策環境。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下,近年來,漳州迎來了石化產業發展的政策疊加機遇期。2010年5月,國家發改委將古雷開發區確認為臺灣石化產業工業園區,并賦予臺商投資項目核準特殊政策;2012年7月,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漳州石化基地加快開發建設十二條措施》,給予古雷“十二分”支持;2014年,古雷開發區被確認為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石化基地規劃面積116.68平方公里,煉化一體化核心區規劃面積50.9平方公里,規劃總產能為年產煉油5000萬噸、乙烯500萬噸、芳烴580萬噸,其中,規劃煉油產能位居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首。這一切,為漳州石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極為廣闊的平臺。 一流的制度保障。去年4月,漳州旗幟鮮明提出“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發展戰略,并舉全市之力加快古雷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行“區地合一”、委托管理,古雷開發區管轄面積由原來省政府批復的石化基地116平方公里拓展到含四鎮一場共393平方公里,干部隊伍由104人增長到2026人,極大拓展發展空間、全面激活內生動力,為重大石化產業項目加快落地、石化產業加速聚集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同時,廈門大學古雷石化研究院掛牌成立,進一步拓展與石油化工領域頂尖高校、科研單位的交流合作,努力吸引一批國際頂尖工程技術研發團隊來漳開展合作并促進產業項目落地。今年,在疫情影響之下,古雷開發區全區經濟繼續保持企穩向好態勢,1至7月,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2.02億元,增長21%;實際利用外資13.33億元,增長51.50%。 立足自身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下,漳州石化產業發展動能十足,古雷的未來亦令人期待,據介紹,古雷力爭到2025年,產業規模進入全國石化園區十強行列,并形成兩條千億能級的煉化一體化產業鏈(煉油能力達2600萬噸/年,乙烯350萬噸/年,芳烴480萬噸/年),下游石化產品單套及總規模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形成5個產值超百億元的大型石化企業集團。屆時,一艘體系健全、功能完備、產值超群的石化行業“航母”,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堅持項目帶動延伸產業鏈條 抓好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當前,漳州石化產業發展正全面提速,進入重大項目加速落地、重大產業加速集聚的新階段,累計引進石化產業項目20多個,總投資突破千億元,產業鏈加快建齊補全與延伸。 上游產業龍頭項目加速集聚。國內首家整合PX、PTA上下游產業的企業——福海創石化公司已全面投產,PX產能位居全國前列,PTA產能約占全國十分之一,企業單體產能位居全國第三。兩岸合資合作規模最大的石化項目——古雷煉化一體化一期百萬噸乙烯項目正抓緊建設,2020年底首套聚丙烯裝置可投產,2021年可全面投產。國家重大外資第三批專班項目——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力爭年內完成核準。投資近千億元的古雷煉化一體化二期項目正加快前期準備工作,力爭2021年上半年完成核準,2021年下半年開工建設,2025年建成投產。全國最大地下水封洞庫項目——舟基集團2000萬立方米地下水封洞庫項目年內即將開工建設。隨著這些上游項目陸續建成達產,將加快構建“大煉油、大乙烯、大芳烴、大倉儲”的石化上游產業格局。 中下游項目加快建設。臺灣百大企業奇美集團、臺聚集團及國內知名石化企業新陽、中怡、濮陽惠成等一批中下游精細化工項目已落戶漳州。凱立生物、天大化工、長慶化工、亞化(福建)油墨科技等企業持續加快建設和發展。 建好一個基地,帶動全局發展。目前,漳州石化產業在古雷石化基地跨越式發展的帶動下,延伸至龍海、薌城、龍文、南靖、長泰等地,逐步構建起全市石化產業發展新格局。 突出綠色發展注重長遠謀劃 漳州強監管、優管理,堅決守住生態環保和安全生產兩條底線,努力推動石化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高質量打造世界一流綠色生態石化基地。 突出綠色發展主線。漳州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嚴格落實節能減排要求,大力打造綠色生態石化。在古雷開發區,引進入園企業必須具有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且符合清潔生產要求,對高污染、高能耗、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項目,絕不允許進駐園區,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問題的產生。注重系統思維和長遠謀劃,根據石化產業發展和國家政策變化,委托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省環科院,開展了石化基地總體發展規劃修編和規劃環評編制,為石化基地未來十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古雷開發區還建立企業、基地和周邊水系、大氣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全力保障環境安全。 繃緊安全生產之弦。漳州市堅持底線思維,牢牢把安全生產責任扛在肩上,始終緊盯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其中,漳州市在古雷石化基地建成國內領先的成套化工模擬裝置訓練基地、5萬立方米的事故應急池,固廢處置中心、空氣自動檢測站、海上溢油應急設備庫等安全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同時,引入國內領先的第三方團隊上海守安集團常駐開展安全監管工作、引入世界500強杜邦公司等一流安全管理體系。 新時代孕育新希望,新機遇呼喚新作為。在新一輪發展中,漳州石化產業必將再次實現跨越式發展,持續做優做大做強,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