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夷新聞網訊(記者 鄭金富 魏劍生 羅光耀)建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素有“竹海糧倉”“酒城筍都”的美稱,先后被評為中國竹子之鄉、中國錐栗之鄉、中國根雕之都、中國東南白酒名城、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是首批建甌筍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甌是中國共產黨在福建早期開展革命活動的先行地和閩北革命策源地,是“紅旗不倒”的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縣,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衢寧鐵路的開通,使距離寧德港僅90公里的建甌東站成為閩北地區距離寧德港最近、交通最便捷的鐵路車站。 “建甌市以建甌東站為核心,建設‘三館一中心’、開發紅色旅游路線,是挖掘釋放衢寧鐵路開通紅利、激發周邊鄉鎮經濟社會發展活力的重要舉措。”建甌市副市長雷佩蘭認為,傳承紅色基因、發展紅色旅游,讓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代代相傳,是時代賦予的使命。當前,隨著衢寧鐵路開通,建甌打開了融入閩東北經濟協作區的“新通道”,迎來了發展產業、帶動就業的“新機遇”。她希望建甌的紅色文化、“建”字品牌和全國已探明儲量最多的葉臘石礦,能搭上衢寧鐵路這趟快速列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