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會診綠色發展 高位嫁接創新驅動 我市召開院士專家與黨政領導座談會 28日下午,第二十屆福建省科協年會期間,南平市召開院士專家與黨政領導座談會。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省政協原副主席、省科協主席、廈門大學教授鄭蘭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研究員、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惠民,中國科學院院士、省農科院研究員謝華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朱永官等院士專家,市領導袁毅、羅志堅、黃健平、伍斌、張培棟、丘毅、林旭陽、黃蘇福、何明星、江建華參加會議,市長袁超洪主持會議。 “南平已經成為踐行‘兩山’理論的重要探路者、引領者”“南平選擇的七大綠色產業是對生產力的科學合理布局”“生態銀行是保護生態資源和促進經濟發展互融共生的創新機制”“‘武夷山水’繪制了綠水青山的美好畫卷”“南平要先行先試打造碳中和樣板城市”“南平有條件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健康城市”……會上,院士專家對我市綠色發展創新實踐給予充分肯定,并就深化產學研合作、創新人才引育、城市規劃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健全創新創業創造機制以及現代綠色農業發展、水資源開發利用、“武夷山水”品牌建設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市委書記袁毅對省科協和各位院士專家長期以來對南平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并介紹我市綠色發展情況。他說,南平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兩山”理論的創新實踐地。近年來,我們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福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框架下,系統謀劃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構建了以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為目標,以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為導向,以選準做優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七大綠色產業為支撐,以“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三項創新為動力的綠色發展體系,探索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互促的發展新路。當前良好生態環境日益成為新的核心競爭力,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綠色南平生態優勢越發凸顯,完全有條件在“兩山”理論指引下實現從農業文明向生態文明時代的跨越發展。希望省科協和各位院士專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南平,結合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創新發展,進一步深化與我市的交流合作,在補齊科技創新短板、綠色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新三線”建設、人才培育引進等方面鼎力支持,以綠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以高位嫁接推動南平綠色高質量發展超越。 (閩北日報 湯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