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馬尾區在對口幫扶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過程中,通過建立六盤山特產館、發動企業愛心認購等方式,幫助當地農戶銷售農特產品 ——消費扶貧,讓脫貧更有“溫度” 東南網11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通訊員 江超云)近日,一場特殊的商品展銷會在福州馬尾區舉行,蘋果、枸杞、五谷雜糧……銷售的產品來自千里之外的寧夏固原。這是馬尾區為對口幫扶的固原市原州區舉辦的消費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兩小時內,31家愛心企業現場認購1482.1萬元產品。 西貨東賣、消費扶貧,近年來,馬尾區在閩寧協作中創新探索,目前已開設六盤山特產館14家,不僅凝聚了愛心企業的“團購力量”,而且為普通市民提供了以消費助脫貧的機會。 開連鎖店 專門銷售寧夏特產 在馬尾區江濱東大道,有一間規模不小的特產專賣店——寧夏六盤山特產館總館。記者看到,這里一樓銷售牛羊肉、固原紅土雞、馬鈴薯等300余種寧夏特產,琳瑯滿目;二樓設置了用于產品體驗的鮮味館。在我省援寧干部和閩籍在寧企業家的共同推動下,目前,這種專門銷售六盤山特產的連鎖店,已經在福州等地開了14家。 十幾年前,福州企業家林錦云響應閩寧協作號召,前往固原從事農業產業開發。在經營過程中,他意識到,農特產品的銷路必須暢通。于是,在援寧干部的牽線搭橋下,回福州開設特產館的設想變成了現實。 去年1月,林錦云回福州成立閩寧情商貿有限公司后,辦起了第一家六盤山特產館,并且迅速實現銷售“躥紅”。目前,六盤山特產館已建立“總館+分館”的區域布局模式,在閩侯、閩清、連江、晉安、倉山、羅源、馬尾、寧德、古田等地建立分館,全力幫助寧夏特產拓寬在福建的市場銷路。 林錦云介紹,寧夏六盤山特產館成立一年多來,截至今年上半年,營業額已達3800余萬元,帶動42家寧夏企業拓寬300多種農特產品銷路,共幫助寧夏10101人實現穩定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122人?!拔覀冋诨I備廈門、泉州和漳州等地的分館?!绷皱\云說。 搭建平臺 凝聚愛心企業“團購力量” 六盤山特產館“遍地開花”,不僅打開了寧夏特產的銷路,而且凝聚起更深厚的消費扶貧力量。 去年12月,以六盤山特產館為依托,閩寧協作消費扶貧公益平臺在馬尾區成立。該平臺調動廣大企業家群體參與扶貧公益事業,用企業大宗采購帶動寧夏農特產品銷售。平臺成立之初,福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總工會、福州市民營企業家協會等13家相關單位、商(協)會及企業,與寧夏六盤山特產館就消費扶貧進行了采購簽約,簽約額達3200萬元。 “平臺成立后,大家采購都很踴躍,用‘以購代捐’方式助力消費扶貧?!痹撈脚_負責人介紹,在近日舉行的展銷會上,認購金額超過100萬元的愛心企業就有5家。 銷路打開了,怎樣保證特產銷售做到“真扶貧”? 據介紹,六盤山特產館已入駐30多家寧夏企業,很多是收購農產品的前端力量,借助合作社或者是直接向貧困農戶?收購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后銷往福建地區。當地政府還要求,這些企業的員工中,必須有20%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如此,通過“特產銷售+就業收入”雙管齊下,助力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 政策扶持 打造消費扶貧“馬尾模式” 為了擴大消費扶貧效果,馬尾區從政策扶持方面給予傾斜,期待六盤山特產館積蓄更大的扶貧力量。 馬尾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一方面給予特產館免收2年租金的優惠,同時在承租期內免收物業費用;另一方面,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將寧夏系列產品納入馬尾區工會福利產品目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購買,幫助拓寬產品銷路。 能否吸引普通市民走進特產館購物,是消費扶貧能否成功的關鍵。為此,馬尾區聯合寧夏固原原州區,組織相關部門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采購流通等各個環節入手,認真把好入館銷售產品的質量關,建立起企業產品銷售準入機制,培育了一批可信賴的優質企業和合作社。 產品有特色、質量有保障、購買很方便……如今,六盤山特產館的粉絲持續增長。市民羅女士從去年開始就喜歡前來淘特產,小米、蕎麥米、枸杞等都是她的心頭之愛?!斑@里的西北特產價格不貴、很正宗,而且能幫助當地群眾脫貧,就更要來買了!”羅女士說。 以福州市民消費帶動寧夏群眾脫貧,“馬尾模式”正在建立長效機制,也樹立了示范?!跋乱徊?,將提高寧夏農產品的性價比,因為農產品來到福建的物流成本比較高,爭取兩地政府在物流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并且統一標準、統一供貨、統一采購,做成一個精品樣板,成為社會扶貧的典范?!睂幭幕刈遄灾螀^政府駐福建辦事處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