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8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王永珍) 記者從福建省財政廳獲悉,繼8月、9月兩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以來,10月繼續保持向好態勢,同比增長10.7%。1—10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名第13位,較1—9月提升3位。據統計,1—10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累計實現4461.83億元,下降2.4%,降幅較1—9月收窄1.6個百分點,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18.06億元,下降1.9%,降幅收窄1.2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928.64億元,下降4.8%,降幅收窄1.7個百分點。 1—10月財政預算執行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特點: 主體稅種帶動稅收增長。得益于主要經濟指標回升,1—10月,稅收收入累計下降3.8%,降幅較1—9月收窄2.1個百分點。其中,當月稅收收入增長12.9%,是繼8月后第二次實現月度稅收收入兩位數增長。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帶動作用明顯,當月增值稅增長12.7%,其中工業生產持續加快,帶動當月工商業增值稅增長23.3%;當月企業所得稅增長14.2%。 二三產稅收同步回升。1—10月,二、三產稅收累計分別下降9.1%和2.3%,降幅分別較1—9月收窄1.9和2個百分點。在工業生產提速以及增值稅免抵調庫增加等因素帶動下,制造業稅收當月增長6.4%,累計降幅(-8.9%)較1—9月收窄1.8個百分點。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業、造紙和紙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業稅收當月增收過億,合計拉動當月制造業稅收增幅9.3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稅收增勢向好,金融業稅收在當月企業所得稅和資產轉讓所得個稅增收帶動下,累計增長15.9%,增幅較1—9月提高1.6個百分點。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累計增幅均在10%左右。 各地增收面環比提高。九市一區中,福州、平潭、三明、南平、寧德、莆田、泉州、漳州財政收入增幅較上月回升。其中平潭、三明、漳州財政總收入和地方級收入回升幅度均超過3個百分點。83個縣(市、區)中,有25個財政總收入和29個地方級收入實現增長,增收個數分別比1—9月增加2個和7個,增收面環比分別提高2.4個和8.4個百分點。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1—10月,全省民生相關支出2951.8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5.1%,持續保持在七成以上。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復工復產、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其中,扶貧支出累計增長21.5%,中小企業發展和管理支出增長86.8%,社會保障就業支出增長6.8%,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增長24.3%,公共衛生支出增長61.3%。與基層和民生密切相關的中央直達資金直達工作扎實有力,截至10月底,中央財政直達資金我省的支出進度達74.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6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