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莆田獲批設立海峽兩岸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一年來,莆田突出開放招商,強化項目帶動,讓合作區茁壯成長 招大引強,為健康產業聚勢 東南網12月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 陳榮富 陳漢兒 通訊員 黃漢業 林志凡)12月2日,莆田市舉行海峽兩岸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招商項目集中簽約活動,涉及5大類13個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含基金),涵蓋醫械醫藥生產、新城建設、臨港產業等多個領域。 今年初以來,莆田市立足合作區優勢,通過海峽論壇·媽祖與健康研討會、在外莆籍醫學人才工作站平臺等渠道,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醫學技術和醫療管理理念,加快建設媽祖健康城。前三季度,全市已對接項目63個,計劃總投資147億多元。其中,投產21個,開工7個。 搶占先機,承接產業轉移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群眾對醫療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我國境內的醫療健康產業相對薄弱,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亟待改變。 此時,與莆田隔海相望的臺灣地區,由于自身的市場容量有限,正在向外轉移醫療健康產業。莆田抓住契機,從2016年底就開始選址,計劃打造一個項目平臺,承載國內外高端醫療資源,將醫療健康產業打造成國際品牌。 于是,媽祖健康城應運而生,落地在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位于忠門半島,距離臺灣本島僅72海里,歷史上是閩臺海上貿易的重要通道,現擁有年吞吐量超過3000萬噸的東吳港區。 莆田市委書記劉建洋介紹,媽祖健康城將整合國內外優勢醫療資源,建成國際一流專科醫院集群;承接臺灣醫療健康產業轉移,建成兩岸合作試驗區;培育健康養生全產業生態圈,建成全產業鏈的現代健康醫療生態城……打造全國健康醫療綜合服務第一品牌。 眼下,莆田市在承接臺灣產業轉移,探索兩岸醫療健康交流合作方面,已經初顯成效。 臺灣海峽醫事交流協會是臺灣醫養健康界規格最高、活動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醫養專職聯盟,其旗下的臺灣福德集團出資70%,在大陸注冊福德旺(福建)醫療管理有限公司,率先在莆田展開口腔醫療業務合作。 此外,福德旺(福建)醫療管理有限公司還聯合其他企業,在莆田涵江醫院試點,設立大陸首個臺胞醫保服務中心,為臺胞提供“一站式”醫保報銷服務。 來自瑞士國際醫療中心的部分專家和團隊,在莆田聯發電商城創辦瑞斯康復醫院,已經對外營業;在媽祖健康城運作瑞仕國際潛力少年綜合中心,已經開始招生。“大陸的全科型康復治療人才較多,但是專科型的偏少,而臺灣恰恰相反,可以取長補短。”黃俊民說。他是臺灣高級康復治療師,現任瑞斯康復醫院康復治療技術總監。 目前,莆田市已與臺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福德集團)、臺灣霖揚生技等單位簽訂合作協議;與臺灣巨力旺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健康產業協會等單位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招商引資,鑄造產業鏈條 媽祖健康城采用“統一規劃建設、統一品牌運營、統一醫技共享、統一人才培訓、統一認證標準、統一信息平臺、統一物業管理、統一后勤服務”運營模式,按照“一心(媽祖健康城)、兩島(忠門半島、湄洲島)、三組團(高端醫療組團、現代康養醫旅組團、生物制藥與智能醫械制造組團)”,布局全產業鏈空間。 為推動媽祖健康城快速崛起,莆田市第一時間成立6支招商隊伍,由市國資委、北岸經開區管委會等部門組成,面向海內外招商。 北岸經開區根據招商重點劃片,成立國際、臺灣、北京、長三角、西北、西南、東北、廣州、深圳等9支招商小組,以所在地北岸籍企業家作為招商副組長與聯絡人,開展招商工作;同時建立在外莆籍專家人才庫、非莆籍專家名錄庫,為產業布局診斷、招商項目策劃、國家政策對接等事宜提供支持。 今年初,莆田市組建醫療健康產業招商戰線,下設5個專項招商小組,分別由市國資委、市衛健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民政局、市屬國企興發集團牽頭,各自負責媽祖健康城、醫療康體、健康制造、養老服務、健康科技等領域的招商任務。 結合疫情防控和全面復工復產,莆田市醫療健康產業招商戰線加大招商力度,主動對接在外莆田商會,洽談建立在外莆籍醫學專家工作站,同時在臺灣地區設立莆田市醫療健康產業媽祖健康城臺灣協作中心,確立兩岸醫療健康產業交流長效機制。 為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莆田市正在起草《關于支持媽祖國際健康城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相關申報渠道流程、落實主體等實施細節,以及《關于進一步深化莆臺醫療健康領域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試行)》。 當前,莆田市醫療健康板塊已引進一大批國內外頂級醫療機構,與國藥集團、愛丁堡大學等單位簽訂合作協議;生物技術產業板塊已引進臺灣長青勝肽、太陽樹等多家企業,投資基因診斷試劑、中成藥及美容護膚品等生產項目;產學研板塊也有數十家企業入駐…… 北岸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林修嵐表示,接下來要繼續瞄準大項目、好項目,引進有影響力的專科醫療機構、上規模的醫藥生產性企業、高水平的產業人才,進一步統籌相關部門招商資源,破解各種瓶頸問題,確保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