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紅色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美麗誘人。如何打好“紅色之旅”“文化之旅”“生態之旅”品牌,實施旅游興市戰略? 2016年2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龍巖文旅集團”,整合資源,著力打造我市龍頭文化旅游產業。2019年2月,龍巖文旅集團并入“龍巖文旅匯金集團”,2019年8月組建“福建省閩西文旅產業集團”(屬文旅匯金集團二級企業)。通過資產重組、結構調整,新組建的閩西文旅產業集團,成為我市文旅產業發展的“戰列艦”,推動龍巖全域旅游的新引擎! 人們想要知道新組建的文旅產業集團,一年多來有怎樣的發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形勢下,又是怎樣地破局? 理念決定出路,舉措決定成敗。文旅產業集團以“文旅+”的理念,推出了“文旅+智慧”“文旅+商業”“文旅+平臺”“會展+文體”等一系列重大舉措,舞動龍巖文旅新業態! 整合資源 打造產業鏈 “只有整合資源,才能做大;只有打造產業鏈,才能做強。對如何當好龍巖文旅產業龍頭企業,振興旅游經濟,集團班子達成共識。”文旅產業集團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張濱楊深有感觸地說。 集團成立初期,文旅產業集團與受托管理的海旅公司存在功能重合、資源分散、主業不突出等問題。經過一年多來的優化重組、深度融合,集團實施“人權、事權、財權”統一管理,資產、資源優化布局,產業功能優勢互補等一系列舉措,形成了集團產業發展“一盤棋”合力,實現了1+1>2的發展成效。 作為龍巖“文旅康養”產業的龍頭企業,文旅產業集團圍繞做大做強目標,堅持“文旅+”的創新理念,理清做強主業、多業并舉的發展思路,確定了“輕資產、重運營”的經營方針,著力構建“文旅+資產+服務”融合發展平臺,積極拓展“智慧旅游服務、資產運營管理、物業管理、廣告傳媒、會展服務、汽車租賃、酒店經營、文化演藝”等八大板塊產業,著力打造“會展活動、智慧旅游、資產運營、文化傳媒、物業服務”等五大品牌。 目前,集團擁有龍巖海誠商業物業管理、龍巖奇創文化傳媒、廈門巖同建設、龍巖嗨游網絡科技等四家子公司和福州龍巖大廈、龍巖山茶花歌劇院、龍巖文旅汽車服務、龍巖紫東文化創意等四家項目公司,同時受托管理海峽客家旅游公司、會展公司。 組建以來,集團大力推進龍津湖商務板塊夜景提升工程,如今龍津湖、商務板塊夜景燈光璀璨、光幕映簾,展示巖城、迷醉游人;大力推進美食城提升工程,著力打造餐飲美食、休閑娛樂、文化創意、旅游觀光的夜市經濟,使之成為網紅打卡地;大力推進文旅創意工程,策劃生成文化旅游IP孵化營運中心平臺,加快龍巖洞文創園招商布局,創辦“山茶花藝術培訓學校”;大力破解企業融資難瓶頸,海旅公司通過物業貸、紓困貸等方式貸款10億元,加快了企業的發展。 智慧旅游 一機游龍巖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文旅產業受到巨大沖擊,文旅消費出現斷崖式下降,企業陷入了困境。如何破局、如何發展? 困境之中,危、機并存。集團領導積極思考,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和便民、惠民實際,以智慧旅游為切入點,全力推動“紅古田惠民卡”的營銷,推出紅色、文化、探秘、養生、生態、激情之旅等6條精品旅游路線,實現了旅游營銷模式的新突破。 “紅古田惠民卡”一年內可在簽約景區不限次數免費進入暢游,還可體驗智慧旅游建設帶來的便利,如:刷臉入園、消費打折等服務。同時,不斷完善惠民卡的生態屬性,增加了觀影、泡溫泉、體檢優惠等功能,使惠民卡更親民、更惠民、更有溫度。 紅古田惠民卡的推出,激活了龍巖旅游市場,給疫情下的旅游市場帶來了新活力,助力我市旅游經濟的復蘇。 “集團在今年3月初開展了紅古田惠民卡營銷百日攻堅戰,3個月時間紅古田惠民卡銷售突破3.4萬張,總銷售量超過5萬張,成為疫情常態化防控激活旅游市場的重要抓手。”集團副總經理、嗨游公司法人代表王綺蕓激動地說。 今年4月29日,集團收購了紅古田惠民卡技術支持平臺——嗨游公司,與我市幾十家景區簽訂線上獨家代理。 集團在原有龍巖市旅游目的地O2O平臺基礎上,推進“景區+文化+技術”創新,強化線上、線下旅游服務,深度整合、串聯集中全市景區、酒店、交通、特產等旅游資源優勢,打造“一機游龍巖”平臺。目前,與智慧旅游平臺合作的3A級以上景區37家、合作項目27家、星級酒店25家、特色產品近百種。 如今,嗨游公司正逐漸發展成為我市全域旅游目的地線上總入口、旅游目的地綜合電子商務平臺、旅游資訊綜合發布平臺、“一站式”游客服務平臺,實現“吃、住、行、游、購、娛”全覆蓋。 集團還致力推進“線上美食城”“線上展會平臺”“智慧停車導航”“智慧租賃、互聯網+”等智慧旅游項目建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便民服務質量。 “建議市委、市政府加大優秀旅游資源整合和政策扶持力度,形成全市一盤棋,促進文旅產業做大做強。”文旅產業集團總經理賴健書如是說。 借力推動 會展打品牌 龍巖會展中心是我市唯一一個規劃專業、設施齊全的大型展館,于2018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三年來,舉辦了數十場各類大型會展活動,贏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今年的“11·8機博會”“投洽會”,參展企業623家,成交額累計近1億元,簽約42個項目,總投資244.2億元。今年的“機博會”“投洽會”“美食節”,帶來會展活動的效應,客商、游人10萬余人次參與。會展經濟已成為激活我市經濟的重要抓手,而在背后提供保障服務的主要是文旅產業集團所屬的會展公司。 “會展公司圍繞‘一月一小展,每季有大展’的工作目標,按照產業屬性、行業特點策劃生成有帶動經濟發展的展會,打造好會展活動品牌。”會展公司執行董事郭茂順對會展產業的發展躊躇滿志。 集團著力加強會展中心的造血功能,策劃生成了會展全民健身中心項目。與龍巖廣播電臺FM946《汽車江湖》欄目組合作,利用會展中心閑置室外場地,打造汽車主題公園;與籃球場館運營公司在A館建設籃球訓練基地;與閩投電力公司合作建設充電站。通過空置場地的租賃,提高閑置資源的利用率,也提升了龍巖會展中心知名度。 會展公司還將推進會展業務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充分運用5G、VR/AR、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舉辦“云展覽”,開展“云展示”“云對接”“云洽談”“云簽約”,打造線上會展新平臺。 “文旅產業集團要以實施品牌戰略為抓手,著力打造五大平臺,著力推進企業多元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把企業打造成行業的領軍企業、標桿企業。”張濱楊自信地說。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文旅產業集團乘著新時代的東風,朝著“十四五”規劃的奮斗目標,在推進我市千億級文旅產業發展的征程中拼搏奮進!(閩西日報陳壽南 黃富民 詹鄞森 賴德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