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9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林亦霞 沈煜 鄭麗萍/文 盧德山/圖)4日,寒風凜冽,記者來到莆田興化港區,這里地處涵江區江口鎮,正在推進一批重點工程建設,完善港口設施,為濱海產業新區注入強勁動能。 按照規劃,涵江區從2013年開始,依托莆田中心城區,充分發揮區位、交通、港口、海洋和僑鄉資源優勢,圍繞港口、產業、城市、生態四位一體發展目標,構建一個大港口、大產業、大交通的濱海產業新區,進而打造成莆田市東北翼新經濟增長極,甚至是我省重點發展區域。 涵江區區長連向紅指出,涵江區以莆田高新區為核心、統領,南北拓展,其中南部重點發展食品產業園、濱海產業園,北部重點發展裝備園、信息園。重點攻堅食品產業園、裝備制造園、濱海產業園三大園區,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產業格局。 后起之港,潛力滿滿 興化灣位于涵江區東部,由西北向東南展布。灣區內潮流動力強,水體含沙量小。港區、航道海域水深長期處于穩定狀況,為港口碼頭、深水航道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 經研究論證比較,興化灣20萬噸至30萬噸級超大型深水航道取向興化水道是合理的。從外海至規劃港區航道全長41公里,其中25萬噸級航道乘潮通航水深-18.5米,有的地方可乘潮通航30萬噸級大型船舶,航道通航水深-20.1米。 在莆田興化港區涵江作業區,1至3號泊位工程即將完成建設,其中1、2號是兩個3萬噸級的通用泊位,3號是一個7萬噸級的散貨泊位。屆時,與碼頭同步投入使用的,還有進港航道工程。 驅車繞行港前路一圈,足足有13.5公里。除了已經全線貫通的港前路,濱海產業新區還配套有聯十一線、錦嵐大道、東港路等主干道,都在穩步推進當中。聯十一線是一條國省干線,在新區內的主體部分已經建成。 “從興化港區驅車途經莆涵大道,濱海產業新區距離莆田市區不到20公里。”涵江港區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濱介紹說,新區緊鄰涵江城區和莆田市中心,具有其他港區無法比擬的地理優勢,更有利于港口、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 在涵江作業區后方,臨港產業園陸域形成工程,也是濱海產業新區的一個重點項目,目前完成全部外側16平方公里圍堤建設,新增臨港產業腹地約10平方公里。 百威啤酒博物館內景 臨港布局,產興業旺 涵江濱海產業新區規劃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東至萩蘆溪南岸,北至沈海高速公路,西至木蘭溪北岸,南至港口前沿線。新區近期規劃為2013年至2020年,遠期規劃為2020年至2030年。 從規劃圖上看,新區現有約28平方公里的面積,可供臨港產業園開發使用。目前,食品產業園已初具規模,以百威雪津世界級啤酒廠為龍頭,相繼引進中糧制罐、華興玻璃等上下游項目,拓展布局國圣醬菜、生物保健食品、生鮮制品、海鮮生物熟制品等產業。 涵江食品產業園規劃面積3.08平方公里,定位以啤酒生產項目為起點,集聚產品包裝、麥芽原料等功能配套的專業園區,協同打造300億元產值食品工業園和國家級啤酒特色小鎮。 2015年,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總投資28億元,啟動遷建項目,引進全球最先進的智能化生產設備,打造亞太地區單體最大的啤酒廠,擁有亞洲唯一的百威大師、國內唯一的科羅娜及國際品牌藍妹等生產線。 新建的華興玻璃項目,總投資16億元,建設4條生產線,共計60萬噸綠色智能輕量化玻璃瓶,打造全球單體窯爐規模最大、配置技術最優的日用玻璃生產基地。達產后,該項目年銷售收入預計超13億元。 在濱海產業園,涵江區依托鉅能HDT,布局新能源、現代港口物流等產業,打造面積2.7萬畝、總產值超百億元的國家新能源產業創新示范區和產城融合先行區。 內外延伸,多點開花 從地圖上看,濱海產業新區與莆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間,僅隔著沈海高速公路。“無疑,這又是濱海產業新區的一大優勢。”李濱介紹說,隨著高新區的不斷發展,土地空間會逐漸飽和,需要向外拓展,而濱海產業新區可以就近吸納,同時帶動港口商貿業發展和城市興起。 莆田高新區于2002年成立,2012年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全省第四個國家級高新區。規劃面積11.05平方公里,涉及江口鎮、三江口鎮、國歡鎮和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通過最近一次的擴大調整,莆田高新區實際空間已達9平方公里。 今年4月,莆田市政府出臺《關于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涵江區根據“一縣一區、一區多園”布局,整合開發區和產業園,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培育壯大主導產業,重點揚優展長首位產業,集中突破主攻產業。 作為全市唯一的國家級開發區,莆田高新區將重點發展1個首位產業,以及2至3個主攻產業。近年來,莆田高新區引進福聯集成電路、云度新能源汽車等大項目,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推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向縱深發展。 以福聯集成電路項目為例,總投資30億元,一期投資10億元,建設6英寸砷化鎵芯片生產線,已經投產。兩期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超過20億元。 當前,莆田高新區已初步形成以安特、華佳彩、福聯為龍頭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云度新能源汽車、威諾數控、中涵機動力為龍頭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立足濱海產業新區和莆田高新區發展,今年以來涵江區加快招商力度,新對接產業類項目56個,總投資480.39億元。其中投產9個,開工7個,簽約5個,正在洽談35個。此外,總部平臺類項目已簽約8個,正在洽談7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