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縣城區教育擴容項目建設中的紫金小學林斯乾 攝 東南網12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戴敏 通訊員 林斯乾)11月26日,上杭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鄉村行暨2020年第四季度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在官莊畬族鄉舉行,志愿者們帶來的“薪火相傳”理論宣講,“與法同行·擁抱文明·平安有?!狈尚麄?、咨詢,醫療義診、健康知識咨詢,文藝鄉村行文藝演出等活動,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如今,在上杭,像這樣的志愿者隊伍達1000多支,在冊志愿服務者8萬多名,這都得益于上杭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建設,著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上杭樣板”。 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同年,上杭縣被列入全國5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之一。 新時代文明實踐,老百姓是主角,志愿服務是載體。在推進試點工作中,上杭有效整合資源,用活市民服務中心、民情處理中心、三農服務中心等“六大中心”,加快建設理論宣講、社會宣傳、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八大平臺”,有效解決志愿服務活動供給不足、供需錯位、空置浪費等問題。 “進社區到農村,我們的志愿服務實現常態化、長效化,到目前我們開展各類志愿活動7000多場次,參與志愿者達25萬多人次。”上杭縣志愿服務中心主任胡蘭英說。 近兩年來,上杭縣不斷完善“3+N”模式的志愿服務網絡體系,志愿服務的主角也從理論專家、農技專家、黨員干部,拓展到了文藝工作者、老醫生、鄉村德高望重的長者、致富帶頭人、能工巧匠…… 為了確保活動開展,上杭推動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聯動、項目運作、財政補貼的志愿服務保障運行機制。全方位覆蓋的志愿服務,正成為推動上杭各項重點工作、重點項目的“潤滑油”“助推器”。 臨城鎮金山湖片區是去年上杭實施征地拆遷促重點項目落地百日攻堅戰的重點項目之一。為了加快推進項目,臨城夜間流動講習堂的志愿服務者進村入戶,宣講政策、講解拆遷補償政策等,耐心細致為老百姓答疑解難,贏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僅僅用了14天,109棟房屋21萬平方米土地就征遷完成。今年的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啟動以來,臨城拆除各類危損房5萬多平方米。 “做群眾工作,志愿者有很多優勢。”臨城鎮黨委書記丘小林說。百姓有所呼,服務有所應。上杭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活動做到百姓心坎上,贏得民心。 “為了讓志愿服務活動能夠雪中送炭,成為政府社會治理的重要補充,我們主動收集百姓訴求,讓服務實現精準‘投放’。”上杭縣文明辦主任邱永南介紹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有針對性指導各類志愿服務隊深入基層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 據了解,兩年來,上杭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愛滿杭川”為總主題,共策劃了112個志愿服務項目,先后開展各類志愿活動近7000場次,直接受益群眾近170萬人次,讓廣大基層百姓切身感受到來自全社會的溫暖,也有效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同志在上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調研時,對上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試點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省市領導調研時,也對上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出肯定。 去年,武平、新羅被列入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龍巖市委決定在其他4個縣市區同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風起杭川,吹遍閩西。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上杭樣板”必將傳播到閩西紅土地的每一個角落,匯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