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玉湖路清淤檢測現場。 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之際,記者昨從市水務集團獲悉,該局加快項目攻堅步伐,經過近兩個月的緊張施工,市政污水管道清淤檢測修復工程提前順利完工,有力提高城鄉污水收集輸送能力和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 近年來,隨著使用年限增長,我市部分污水管道出現堵塞、破裂、滲漏、變形等問題。為改善這一狀況,市水務集團根據全市關于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和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的工作部署,將市政污水管網排查檢測、清淤修復以及新增污水檢查井防墜網等項目統一打包為市政污水管道清淤檢測修復工程。該工程于10月20日開工,計劃清淤及視頻檢測120條管道約186公里,測繪管線長度約220公里,污水系統數據錄入約400公里,修復管道約10公里,總投資5000多萬元。 為確保工程項目高效有序推進,市水務集團堅持統籌協調,倒排施工工期,強化施工力量,抓好資金保障,全力排除障礙。每天投入不少于30個施工班組、60多部車輛和120個以上施工人員進場施工。 據介紹,該工程運用CCTV管道內窺電視檢測系統,對管道內的銹層、結垢、腐蝕、穿孔、裂紋等狀況進行探測和攝像。同時記錄管內運行現狀,將地下隱蔽管線變為電腦上可見的內部錄像。施工人員依據檢測技術規程再進行評估,為制定管道修復提供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在涉及城區管道的修復中,大多采用非開挖修復新技術,在不破損道路的情況下,通過局部樹脂固化、短管置換、紫外光固化等方式,進行管道內部修復。相比傳統管道修復方式,更為先進科學,施工周期縮短,環境影響較小。 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174.49公里的管道清淤檢測,井蓋更換84座,暗井開挖及提升90座,修復倒虹管13條約750米,開挖修復管道184米、非開挖修復(紫外光固化)6處370米、局部樹脂固化833環、井室修復9座、防墜網更換安裝6051座,比原計劃提前18天整改到位。 此外,該工程還同步實施管網測繪普查,收集管道基礎數據,形成全市污水管網“一張圖”,建立和完善排水管網GIS地理信息系統,構建并落實周期性檢測制度和運行維護長效機制。(湄洲日報記者林英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