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記者從寧德海關獲悉,前11個月寧德市外貿進出口450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出口294.3億元,比增13.8%;進口155.7億元,比增24.4%,進出口增速均位于全省前列。 “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我們公司今年鋰離子電池組出口還是實現了大幅增長,這離不開海關的支持。”據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經理介紹,今年寧德海關采取了收發貨人免到場查驗、快速驗放進口生產線加工關鍵設備、降低鋰離子電池組危包查驗比例等一系列幫扶措施,助力企業前11個月出口鋰離子電池組比增3.1倍。 據寧德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海關積極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影響,及時研究出臺21條措施,進一步促外貿穩增長,助力轄區企業復工復產,打通了寧德跨境貿易內外“雙循環”。今年以來,通關再提速,設立專人專窗全天候辦理進口防疫物資通關手續,確保30萬件防疫物資“零延時”通關;全面推廣“提前申報”“擔保放行,船邊直提”等快速通關模式,平均每批貨物為企業節省3天至5天的在港時間和費用。前11個月,寧德海關進口整體通關時間28.6小時,較2017年壓縮73.1%。 寧德海關積極助力企業降本減負,積極推廣運用關稅保證保險、同業聯合擔保等新型稅收征管方式,為企業盤活涉稅資金約5.4億元。同時,調降大宗貨物提前放行擔保征收比例,預計全年可為企業節省擔保資金近2.5億元;推動中鋁東南銅業有限公司廠區新建海關監管場所建成獲批,可實現進口銅精礦一次性運入廠區內倉庫,每年節省二次運輸費用近300萬元。 與此同時,積極優化服務,簡化原產地簽證手續,開展原產地證書智能審核,對16種原產地證書實施自助打印,1月至11月共簽發原產地證10089份,涉及貨值12.07億美元,預計可為出口企業減免關稅約2.5億元;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前不再實施企業評審,原則上當場即可辦結,備案證書有效期由5年改為長期有效。(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朱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