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架海峽,天塹變通途。2020年12月26日,福平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我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啟用。高鐵駛入嵐島,平潭與福州形成半小時經濟圈,“大橋經濟”蓄勢待發,國際旅游島邁入全新紀元。 旅游是平潭最大的資源。2016年,《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獲批,平潭瞄準基礎薄弱、配套不足等劣勢,大力推進軟硬件升級,高水平、高標準謀劃旅游業發展藍圖,劍指“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數據顯示,2016—2019年,平潭累計接待游客1744.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7.8億元。4年游客接待量相當于2004年至2015年12年接待量的1.8倍,4年旅游總收入相當于2004年至2015年12年總收入的7.6倍。 全域深化,繪就更美的“詩與遠方” 上月,在平潭北港村,“風中旅行”文創工坊區“變身”集市,創業者化身“攤主”,手沖咖啡、有機姜茶、漂流木創作等攤位令不少游客駐足……2020年6月起,第一屆“北港義工共生風市集”啟動,在每個月第二個周六如約而至。 “平潭四季的風成為旅游業淡旺季分水嶺,團隊想借助文創重新定義平潭冬日的風?!迸_灣“風中旅行”文創團隊相關負責人楊秉皓說,團隊來到北港發展文創業近4年,致力于為游客提供一個體驗感強、文化元素多、文創氛圍濃的藝術空間。 類似臺灣“風中旅行”團隊的兩岸創業者,在北港還有近百名。他們結合當地文化,政企攜手打造集文化創作、民宿體驗、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特色主題村。北港村年接待游客量已超50萬人次。 回望“十三五”,平潭鄉村特色游、生態廊道游、海上環島游、全島智慧游等旅游方式發展迅速,“陸、海、空”三線環游的旅游新格局已基本形成。 一組數據印證成效:僅2020年中秋、國慶假期,平潭共接待游客近百萬人次,同比增長20.95%;旅游收入近9億元,同比增長15.88%。 這份亮眼成績源于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 平潭綜合實驗區把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旅游打基礎、利長遠的一項重要內容,特別是2018年以來先后實施“七大攻堅” “八大工程”,堅持“軟硬兼修”,全面實施頂層規劃、體制創新、政策驅動、清理整頓、改造提升、業態植入“六步走”,吹響旅游產業發展新號角。 產業發展,政策先行。2017年財政部、稅務總局等下發《關于平潭綜合實驗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增列有關旅游產業項目的通知》,2020年實驗區還制定出臺《支持涉旅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八條措施》。此外,平潭還配套出臺旅游發展、人才引進、影視政策等一攬子優惠政策,集聚和導入優質市場要素。 秉持“原生態+現代化”理念,平潭高標準編制全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以及六大景區等專項規劃,推進一批國際高端酒店、民宿、星空帳篷等業態產品建設,建設全長195公里的平潭環島生態廊道,串聯起沿線90多個村落,朝著全域旅游目的地奮進。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來棲。僅2020年,華僑城平潭“歡樂南島”項目正式簽約,南寨山文旅綜合體項目順利落地,世茂海峽戀島項目正穩步推進……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見效,不斷提升平潭旅游附加值。 數字賦能,文旅融合再升級 “拿起手機,輕松掃碼,就能完成景區線上購票,還能預約移動餐車,實在是太方便了。”前不久,自駕來到平潭壇南灣旅游的樊先生體驗了一把“智慧游”的樂趣。 “暢游平潭”是平潭全域智慧旅游項目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平潭與騰訊云聯合打造。以微信小程序、App為載體,該平臺為游客提供智慧導覽、移動餐車、智慧停車場等20余項“吃住行游購娛”綜合服務,滿足游客旅游前、中、后各項需求,實現“一部手機游平潭”。目前,累計訪問人數15711人次,日活躍最高峰達1869人次。 這是平潭加快打造智慧國際旅游島的一個縮影。 大眾旅游時代,對旅游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笆濉睍r期,平潭擁抱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以“科技+”賦能國際旅游島建設,進一步豐富旅游業態,助推旅游產業智慧化轉型升級,打造旅游業發展全新增長極。 一次沒有現場觀眾、只面向鏡頭的直播,竟收獲了20多萬網民的捧場與互動?!捌教恫粌H擁有好山好水,每到夏季,‘藍眼淚’奇觀頻頻顯現,吸引無數‘追淚大軍’前來打卡?!苯?,在平潭發展直播經濟產業園,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吳禮源走進直播間,娓娓道來平潭獨特的山水風光。這場“云旅游”通過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等平臺實時直播,一個小時內,吳禮源帶領網友“云游”嵐島。 “互聯網+”為旅游營銷插上了“云翅膀”?!拔覀兿群舐摵隙兑簟ⅢH媽媽、拼多多、梨視頻、去哪兒等平臺,陸續推出平潭趕海追淚直播等活動,還聘請明星藝人擔任‘平潭旅游體驗官’?!睂嶒瀰^旅游與文化體育局宣傳交流處副處長王文豪說。 好產品也需勤吆喝。平潭從電商、直播、搜索三向發力,與景域驢媽媽等OTA平臺合作,擴大平潭旅游產品的“鋪貨率”“上架率”。同時,還舉辦“海岸線云派對”“多多出游季·云游看中國”等線上直播活動,累計超3億人次在線觀看。 平潭還以“兩岸間·大海邊·游島玩海平潭藍”品牌為總攬,持續開展“平潭旅游嘉年華”“促進旅游旺季百日升溫”“熱氣球嘉年華”“世界小姐大賽”等旅游節慶活動,進一步聚人氣、匯商氣。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平潭還大力推進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南島語族博物館、風之路、龜山遺址展示棚等項目建設,打造具有“國際范”的文旅目的地。由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導演的大型舞臺劇《平潭映象》融合海洋文化、海絲文化、媽祖文化等元素,在全國已累計巡演89場次,覆蓋人群超過9000萬。 “聚焦‘十四五’,平潭將圍繞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新機制、提升旅游產業發展品質、構建多元旅游產品體系等方面,做大海洋休閑度假游,做強旅游產品配套,做精鄉村旅游,加快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新機制,打造國際知名休閑度假旅游島?!逼教毒C合實驗區旅游與文化體育局副局長翁彬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