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9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吳旭濤 通訊員 章盈旖) 8日上午,位于福州市馬尾區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升級改造后正式對外開放。 該館是我國首個以船政為主題的博物館,自去年9月啟動全面升級改造,解決設施老化、展陳內容需要更新等問題。改造后的船博館共5層2600平方米,分為“船政成功”“育才強邦”“制器救國”“向海圖強”等4部分展陳內容。展廳充分運用了圖片、實物、模型等手段,還加入了視頻、沙盤等展示方式,生動講述船政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船博館一樓展廳,國家一級文物老插床首次亮相。船政創建時,曾在歐洲雇傭技術人員、選購機器設備。這臺1867年法國生產的插床是第一批運到船政的進口生產設備,可用于切削金屬件、加工鐵板鋼鉚釘孔等。抗日戰爭時期,其被轉移到南平峽陽,抗戰勝利后運回馬尾造船廠,后來又被轉移至三明機床廠。2019年,插床被征集回馬尾,入藏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 據了解,船博館將于2月11日(除夕)閉館,2月12日至17日(正月初一至初六)正常開館,開放時間為9時至17時。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該館將采取預約入館、限流等措施,游客入館時要出示健康碼、測溫,并全程配戴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