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奮進 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 從福州坐動車出發,跨越我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最快經過35分鐘的行駛,即可抵達平潭。福平鐵路將福建南、北、西三個方向的鐵路線路交織成網,構筑起沿江向海的多式運輸格局。 從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出發,滿載貨物的中歐(廈門)班列直達中歐中亞各國。這條國際物流新通道,以如椽大筆繪就新畫卷,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從歷史起航,擺脫貧困,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3900萬八閩兒女接續繪制新藍圖,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福建篇章…… 一幀幀畫面,串聯起過去五年的記憶,鐫刻下時間的標尺,也記錄了發展的刻度。 “十三五”五年間,福建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綜合實力提級進位,地區生產總值接連躍上3萬億元、4萬億元臺階,經濟總量實現超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近11萬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美好現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大使命,為我們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 這是創新驅動不斷向縱深延展的五年。創新型省份建設成果豐碩,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建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200家,是2015年的3倍多。全社會研發支出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2萬億元、占GDP比重45%左右。 這是協調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五年。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退出,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退出,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鄉村振興開啟新征程。閩東北、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加快建設,所有設區市人均GDP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這是生態環境顏值更高的五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評估驗收,福建39項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數量居4個試驗區首位。中國工程院發布的全國生態文明指數,福建排名第一,是全國唯一的保持水、大氣、生態環境全優的省份。 這是開放之門越開越大的五年。自貿試驗區累計推出196項全國首創舉措,海絲核心區建設走深走實,絲路海運航線達70條,東盟成為我省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印尼“兩國雙園”項目合作備忘錄正式簽署,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落戶廈門。 這是民生保障更加堅強有力的五年。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99.94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25404元增加到37202元,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穩居全國前列。所有縣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基本消除大班額。70萬戶居民搬出棚戶區(舊屋區)住進新房,27.9萬戶居民住進公租房。 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沉甸甸的發展成果帶來新福建的日新月異,也為“十四五”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站在新起點上,八閩兒女必將書寫下一段精彩的新福建故事,在更加壯闊的時代舞臺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跡,以更加優異的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