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5月23日電 (記者 王堅)2021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論壇23日在廣州舉行。來自北京、廣州、香港、澳門、臺灣等地的科普工作者和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科技與科普事業的創新與發展。 廣東科學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論壇以“科普創新與發展”為主題,旨在為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行業工作人員搭建思想交流和友誼情感交流的平臺,促進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工作者在更深層面、更寬領域理解科普的本質和意義,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 廣東省科技館研究會理事長、廣東科學中心副主任周震寰表示,希望通過論壇,大家一起探索科普創新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論壇現場,各位專家學者分享了自己的科普研究和實踐經驗,為提升公眾科學素質、培育科技創新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伴隨著大灣區的建設發展,粵港澳三地的科普工作經驗可以相互借鑒,從而共融發展。”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原香港中文大學精密工程研究所所長杜如虛表示,香港將來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赴穗參觀廣東科學中心等科普場所,讓學生接觸不同的科普場館、體驗不同的科普形式,以及豐富香港科普場所的展覽模式。 杜如虛認為,港澳的科普場所在對公眾服務、傳播等方面有著豐富經驗,而廣州的科普場館在建筑、設施和展覽方面有著優勢,雙方合作可以互借優勢,有利于推動大灣區科普工作的融合發展。 澳門科學館顧問張望圍繞二線以下城市科技館建設與發展面臨的實際困難, 呼吁政府支持中小科技館社會化運行,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減少財政投入,加大社會資源利用力度,促進科普產業發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