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28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近日,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福建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10月28日,福建省“十四五”專項規劃系列新聞發布會 “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專場舉行。 新聞發布會現場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 十三五”以來,福建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生態環境保護各項階段性目標,全省生態環境質量達到歷史高位。12條主要河流Ⅰ~Ⅲ類水質比例97.9%,較2015年提升了4.6個百分點;九市一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8.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8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逐年下降至20微克每立方米,優于歐盟第二階段標準。福建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水、大氣、生態環境保持全優,且所有地級市人均GDP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明義介紹,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福建將立足全省多山多水多綠、天藍海闊岸長的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以“大環保”格局系統謀劃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和美麗園區“五大美麗”建設,為實現2035年美麗福建基本建成目標開好局、起好步。將發揮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等多區疊加優勢,加強綠色循環經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鄉村振興、兩岸融合等改革的系統集成,保持在全國走前列作示范的生態環境創新優勢。 《規劃》共包含10個方面160余項具體任務,策劃藍天、碧水、碧海、凈土等九大重點工程53類重點項目。減污降碳方面,制定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調整優化四大結構,實施“綠碳”“藍碳”工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美麗城市方面,深化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開展“靜夜守護”行動,推進無廢城市建設,保障城市環境安全。美麗鄉村方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梯次推進綠盈鄉村建設,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美麗河湖方面,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深入推進閩江、九龍江等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建立河湖生態健康評估體系,建成一批美麗河湖樣板。美麗海灣方面,“一灣一策”深化重點海灣綜合治理,健全“海上環衛”機制,開展海灣全天候可視化監管,建成一批美麗海灣先行示范區。美麗園區方面,實施“一園一策”綜合整治,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建設環保智慧園區。風險防控方面,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補齊醫療廢物處置短板,有效防范和化解環境風險。區域協作方面,與“海絲”沿線地區共同推動綠色發展,探索兩岸生態環境融合發展新路徑,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協同保護與發展。智慧監管方面,實施監管能力建設三年行動,深化生態云平臺應用,構建環境信息“一張圖”、監測監控“一張網”,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度體系方面,加強綠色發展的法治保障,強化激勵約束的政策供給,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