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28日訊(本網記者 馮川葉)由福建省政協、香港再出發大聯盟、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共同主辦,福建省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協辦,福建社會科學院、香港島婦女聯會參與支持的“國家和福建省‘十四五’規劃——閩港合作新機遇”研討會今日舉辦。 此次研討會采取在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形式,針對福建省“十四五”的發展目標作解讀和重點發展領域分析。同時邀請到來自福建省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們參與到專題討論環節。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召集人梁振英表示,閩港關系的人文歷史久遠,未來兩地諸多領域也會有更新的前景和更大的合作空間,愿兩地更深入和全面認識對方的所需所長,加強合作,在準確實踐“一國兩制”、打造海峽兩岸共同市場、促進閩港兩地民心相通等領域更有作為。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總規劃師江智光以“搶抓‘十四五’發展新機遇 共同譜寫閩港合作新篇章”為題,就福建省“十四五”發展目標以及重點發展方面進行了解讀。在閩港合作方面,他提出香港可以充分發揮在現代服務業的優勢,與福建省的制造業體系互動對接;在閩港合作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參與綠色項目建設,推動清潔能源、綠色產業、智慧城市的發展。香港還可發揮在經貿規則、地理區位、資金融通等方面的優勢,推動更多福建企業赴港上市融資,助力更多福建企業經由香港開展拓展海外市場;發揮在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方面的優勢,促進閩港文化旅游雙向交流。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黃端指出,為支持香港發展,國家傾力支持,現“前海合作區-粵港澳大灣區-祖國內地”形成了由點到面支持香港發展的新格局,這種由一般合作到深度合作的模式轉變,為閩港經貿合作開辟了新空間。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進一步發展,香港現代服務業特別是金融發展需要不斷夯實,可推動引入香港資金向雙向投資轉變,同時開拓閩企發展空間,培育跨國企業。他還表示,未來兩地合作方向要向高科技和現代服務業合作轉變,同時進一步加強閩港文化和人員交流應成為新要求。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涵表示閩港金融合作在新的發展階段將迎來全新機遇。為此他提出了兩大方向性建議:一是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有力推動福建企業“走出去”。依托香港貿發局推出的“企業國際化服務計劃”等平臺,為福建企業赴港上市、股權融資牽線搭橋;同時,充分依托香港在投融資和并購方面的優勢,透過閩港合作,提升福建企業境外投融資服務質量。二是強化福建國內大循環重要節點地位,將香港金融優勢“引進來”。他建議可進一步支持香港高水平金融機構來福建開展業務,圍繞資金要素的跨境自由流動和更高水平的資本項目開放等領域,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另外,努力吸引更多港資金融機構入駐福建自貿區等區域,支持設立閩港合資證券公司、閩港合作發展基金等,推動在港金融機構來閩設立分支機構和法人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