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25日訊(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記者 張穎)今天,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強省建設專項規劃》。 《規劃》編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洋強國建設重要論述和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落實全省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會議部署要求,突出我省區位政策、海洋資源、生態文明、對外開放等優勢,錨定2025年建成海洋強省目標,主要內容包括四個部分十個章節: 第一部分概述發展基礎和發展目標。發展基礎方面,從2015年開始我省海洋生產總值(GOP)連續6年居全國第三位,2018年首次突破萬億元,2020年達到10495億元、占GDP比重達23.9%。發展目標方面,“十四五”期間,GOP年均增速8%以上,高于全省GDP 增速1個百分點以上,海洋經濟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到2025年基本建成海洋強省。 第二部分為空間布局。規劃進一步優化“一帶兩核六灣多島”的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布局,推進海島、海岸帶、海洋“點線面”綜合開發,做強福州、廈門兩大示范引領區,提高重點海島開發與保護水平,形成各具特色的沿海城市發展格局加快環三都澳、閩江口、湄洲灣、泉州灣、廈門灣、東山灣六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第三部分為主要任務和舉措。 一是高質量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著力建設臨海石化、海洋旅游2個萬億產業集群、打造現代漁業、航運物流、海洋信息、地下水封洞庫儲油4個千億產業集群、培育海洋生物醫藥、工程裝備、可再生能源、新材料、海洋環保5個百億產業集群。二是高能級激發海洋科技創新動力,打造海洋領域省創新實驗室等一批海洋新型創新載體,建設海洋科學等一批涉海高峰高原學科,培養引進一批海洋新興產業等領域“高精尖缺”人才。三是高標準建設涉海基礎設施,建設智慧港口,優化港口集疏運體系,構建空天地海協同海洋感知體系和現代漁港體系。四是高定位打造海洋生態文明樣板,實施海岸帶美化提升、濱海濕地生態修復、海漂垃圾綜合治理等工程,開展海洋碳匯研究試點。五是高水平拓展海洋開放合作空間,開展閩臺深度合作,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對接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六是高效能完善海洋綜合治理體系,健全海域海島資源收儲和交易制度,增強海洋環境風險防范和災害應對能力,積極參與區域和全球海洋治理。 第四部分為保障措施。圍繞組織保障、要素保障、試點示范、項目帶動、運行監測和宣傳引導六個方面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