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17日(福建日報記者 王敏霞 通訊員 王黎 王號亮 文/圖)15日上午,經過7個晝夜連續奮戰,滿載7.1萬噸煤炭、擱淺在泉州石獅錦尚灣的巨輪終于成功脫淺,于9時安全拋錨。 7日中午1點20分,滿載煤炭等民生物資的“宏運發展”輪在進石獅錦尚灣時發生偏航險情后擱淺在進港航道附近,船上有24人。事故發生后,省有關領導指示,海事部門要科學施救,確保人員安全,確保不發生海域污染事件。 因船舶滿載民生物資,且數量較大,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根據泉州市委市政府、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的指示,泉州海上搜救中心調派“海巡0806”輪在現場協調指揮,組織拖輪等應急力量做好事故船現場警戒、看護工作;多次修改完善搶險方案,多方協調抓斗船、過駁船等相關裝備和技術人員開展應急搶卸作業;持續發布航行警告,對事發水域進行臨時交通管制。 泉州海事部門第一時間成立應急搶險工作領導小組、現場處置工作組及事故專家團隊,組織船方、施救方、碼頭及海事處等各方召開現場工作會,對貨煤搶卸、重油駁運、脫淺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估和技術指導,并先后組織協調3艘浮吊船、3艘駁船、4艘拖輪、1艘駁油船、20輛碼頭轉運車以及多艘海事執法船艇參與應急搶險處置工作。 搶險過程困難重重。現場海域風力7到8級,浪高3米,風大浪急,搶險工作不得不多次暫停。且經水下探摸,發現船舶壓載艙多艙破損進水。船底擱淺破損,存在溢油風險。同時,施救方提供的浮吊船的卸載量較小,無法滿足搶卸的需求,影響搶卸進度。泉州海事部門多方協調,從福州調派來省內最大的抓斗船“贏海工58”輪參與到搶卸作業中,有效提高了搶卸速度。 經過7個晝夜的奮戰,截至15日,擱淺船舶“宏運發展”輪共搶卸貨煤28500噸、轉駁重油210噸,現已成功脫淺(如圖)并駛向事先擬定的安全水域拋錨,目前正在密切觀測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