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uikio"><dl id="uikio"></dl></sup>
  • <pre id="uikio"><small id="uikio"></small></pre>
    <input id="uikio"></input>
  • <s id="uikio"><em id="uikio"></em></s>
  • 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 要聞推薦 > 正文
    大灣區高等教育聚集優勢日漸顯現
    2024-06-21 18:00:21??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王勇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校園。閆蘭勤 攝(人民視覺)

    香港科技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近日共同宣布推出“紅鳥跨校園學習計劃”,以進一步加強兩校學生在學術、科研及社會活動方面的互動交流,并于“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的框架下,通過“科目共享”和“學分互換互認”等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數月前,深圳大學設立香港校區,中山大學也在香港設立了高等研究院。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從先前港澳高校到內地設立教學機構的“單向流動”,發展為如今的“雙向奔赴”,大灣區高等教育聚集優勢日漸顯現,人才協同培養機制加快完善,粵港澳教育交流合作更加緊密。

    增強大灣區教育協同效應

    香港作為世界頂尖大學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有5所大學位列世界百強,教學質量與科研水平享譽國際。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香港高等教育具有獨特優勢,教學質量高、基礎研究強、國際聯系廣、與內地合作實。推動香港與內地高等教育協同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辦學,可將香港的優勢教育品牌、一流教育資源引進大灣區,發揮“國家所需、特區所長”的作用。

    截至目前,廣東已建成4所內地與香港合作大學,包括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今年迎來建校十周年,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將于9月開學。此外,香港理工大學(佛山)、香港大學(深圳)和香港都會大學(肇慶)也都在籌建階段。

    自從港科大(廣州)2022年9月開學以來,其與港科大兩校已有近1300名學生到訪對方校園,涵蓋實習、文化交流、業界考察及比賽等交流活動,另有超過250名同學參與線上課程。

    港科大與港科大(廣州)還將進一步深化“跨校園學習”安排,落實“學分互換互認”,并通過“科目共享”機制,增加部分學科名額,以鼓勵兩校學生深化互動。作為大灣區首個將傳統學科和融合學科結合的跨境、跨校園研修計劃,兩校創新互聯的課程設計是“紅鳥跨校園學習計劃”的重要一環,目前共計約有1500個科目供本科生報讀,包括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等熱門學科。

    港科大校長葉玉如認為,“紅鳥跨校園學習計劃”將進一步匯聚兩地校園的優質教育資源,為兩校學生帶來更靈活和多元化的學習體驗。“香港有實力、有能力通過與內地合作辦學的方式,積極參與大灣區乃至國家未來人才的培養,增強大灣區教育協同效應。”她說。

    助力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實施五周年。綱要提出,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此前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主要是港澳大學“北上”設校,如今隨著深圳大學、中山大學赴港辦學,大灣區高校合作辦學實現了“雙向流動”。

    “深圳大學設立了香港校區,接下來,將繼續推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開展聯合培養、雙學位、學分互認等項目,加大力度鼓勵師生參與跨境實習、研究和創新項目,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深圳大學校長毛軍發說。

    深圳大學香港學院近日發布招生簡章,以港澳學生為主要招生對象,實施四年制本科學歷教育。2024年招生專業為網絡與新媒體,分為視聽傳播方向和網絡傳播方向。除了設立香港校區,深圳大學還與香港多所大學都建立了合作,覆蓋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八大公立大學,涉及教師合作科研、學生聯合培養、共建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等。此外,深大參與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創辦。

    中山大學今年也在香港設立了高等研究院,記者從校方了解到,相關建設工作正加緊推進,將充分借助香港的區位優勢,吸引全球頂尖學者,建設世界領先水平的實驗室,為尖端技術的研發和轉化提供條件,自主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

    “中山大學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在廣州、珠海、深圳這3個灣區城市辦學,通過在香港設立高等研究院,將進一步擴大開放合作。”中山大學校長高松說,該校將積極融入大灣區,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做出新的貢獻。

    推動粵港澳產學研深度融合

    隨著粵港澳高等教育交流融合持續深化,廣東省招收港澳學生規模日漸擴大,如今具備招生資質的廣東高校達71所,廣東高校現有在讀港澳學生1.5萬人,規模居全國首位。

    為充分發揮粵港澳科技和產業優勢,通過粵港澳三方或兩方的緊密合作,圍繞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環境科技、納米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等重點領域集智攻關,廣東分3批啟動建設粵港澳聯合實驗室31家,其中22家依托廣東高校建立。在支持高校共享科技資源和成果方面,廣東高校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可按規定向港澳開放。例如中山大學的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天琴中心”、精準醫學中心等科研基礎設施與科研儀器設備,均對港澳開放共享。

    在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雙向奔赴”中,同樣少不了產學研深度融合。廣東聯合香港共建18個青創基地、聯合澳門共建5個青創基地,協同港澳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大會,合力優化港澳高校人才的政策、生活環境。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中,共2161個團隊、近萬人報名參賽,現場簽約項目73個,意向合作金額12.5億元,48個大賽項目落戶珠海香洲。

    粵港澳大灣區特色職業教育園區去年在深圳開園,這是大灣區首個實際落地的特色職業教育園區。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目前已組建4個科研平臺入駐職教園,主動對接港澳產業發展需求,與香港共同開展應用技術研發,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產品落地。

    “我和伙伴一起創辦的公司,很有幸成為首批入園的孵化項目。對于創業青年,學校免租減費、提供技術指導,讓大家放心大膽去創去闖。”在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就讀的香港學生劉康華說。(記者 張盼)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蜜桃臀久久伊人福利,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美丽的姑娘在线观看完整版中文
    <sup id="uikio"><dl id="uikio"></dl></sup>
  • <pre id="uikio"><small id="uikio"></small></pre>
    <input id="uikio"></input>
  • <s id="uikio"><em id="uikio"></em></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催眠体验馆最新章节|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动漫美女被羞羞动漫小舞|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足鞋臭脚袜奴交小说h|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久久精品美女视频| 青青青激情视频在线最新| 日本熟妇色一本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路线二路线高质量|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囗交|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 午夜一级毛片免费视频|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在线| 男女一进一出抽搐免费视频| 大片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 亚洲福利视频网| 你懂的国产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两个丫头稚嫩紧窄小说| 真实的和子乱拍免费视频| 在现免费看的www视频的软件|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肥|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两人夜晚打扑克剧烈运动|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国产超清在线观看|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高清粉嫩无套内谢2020|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丰满白嫩bbwbbw| 国产免费色视频|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大战黑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