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uikio"><dl id="uikio"></dl></sup>
  • <pre id="uikio"><small id="uikio"></small></pre>
    <input id="uikio"></input>
  • <s id="uikio"><em id="uikio"></em></s>
  • 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八閩鄉訊 > 正文
    生態文明的莆田探索:“生態+”的融合模式
    2017-10-27 10:18:11?陳榮富 翁曉軍?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楊龍威  

    利用城內綠心,打造綬溪公園,形成荔林水鄉特色。

    東南網10月26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榮富 通訊員 翁曉軍/文 周明太/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摘自黨的十九大報告

    莆田地處福建沿海中部,依山面海,區位優勢獨特,在建設生態文明方面該如何作為?“我們要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勇于擔當、先行一步,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綠色城鄉、保護綠色生態、弘揚綠色文化、倡導綠色消費,努力創建美麗中國的示范區。”黨的十九大代表、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在接受本報采訪時這樣表示。

    著眼前沿與后勁、順應天時和地利、立足自然資源稟賦,近年來,莆田市充分運用“生態+”的融合模式,把生態發展理念貫穿于產業發展、城鄉建設、全域旅游、環境美化、水域治理及產業扶貧等方方面面,探索出一條契合地方實際、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之路。

    “生態+產業”:在發展綠色產業上作示范

    近日,落戶莆田的和潤集團糧油加工項目專用碼頭(4-6#泊位)的岸線報批工作正在抓緊進行。繼和潤集團之后,三林集團五洲食品糧油、臺灣明新食品、正大集團水產品深加工等項目也有望在東吳臨港產業園落地。未來,湄洲灣北岸將成為一個綠色環保的大型食品加工基地。

    莆田市發改委主任王世文介紹說,這個園區原先定位是發展漿紙纖維產業,先后有4個漿紙類項目規劃布局在東吳臨港產業園,合計總投資574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稅收可達49.4億元。據測算,這4個項目投產后,每天約需40萬噸淡水,排放污水約35萬噸,且硫化氫、二硫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將接近該區域環境容量極限,勢必會對周邊區域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一邊是巨額投資對經濟總量的大幅提升,一邊是項目投產后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巨大影響,如何取舍?莆田市委市政府對此定了調:要牢固樹立“保護好生態環境就是保護好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堅持走生態友好型工業發展路子;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堅持以技術創新、生態環保為導向,多上對環境壓力小的項目。

    這是莆田大力實施“生態+產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莆田市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促進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著力引進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風力能源、食品加工等龍頭企業,大力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如在秀嶼LNG產業園,充分利用LNG冷能優勢,創新性提出了打造冰雪小鎮概念,策劃生成冰雪文旅、旅游集散、冰雪裝備、冰雪賽事、反季節農業等項目,形成以冰雪賽事、冰雪文旅為核心的亞熱帶冰雪小鎮全產業鏈。目前,冰雪小鎮已完成規劃編制,并列入冬奧會推廣展示項目。同時,充分利用海岸資源優勢,探索實施“風電+養殖”模式,研究以海上風電場樁基為載體實施立體生態養殖,實現集發展鮑魚、風電和LNG等清潔能源、海上休閑旅游等為一體的產業“生態圈”。

    大力發展低碳循環產業,促進廢物循環資源化、能源利用高效化,也是莆田市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位于秀嶼區東莊鎮的4000多畝的勝利鹽場被改建成循環經濟產業園,按照“大循環+小循環”模式,在已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醫療廢物處置廠、秀嶼區污水處理廠和正在推進餐廚垃圾處理廠和危廢綜合處置等項目基礎上,策劃了一批循環產業項目和配套基礎設施,延伸了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形成了具備固體廢物綜合處置利用的生態園。華峰集團針對當前紡織品回收循環利用難題,研發了產業用紡織品專用纖維回收利用技術,有效降低了紡織行業資源消耗,減少了廢棄紡織品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延伸了上下游產業鏈,集團“一攬子項目”還被列入“美麗莆田行動計劃”重點攻堅項目,全部達產后產值將超300億元。

    門前有公園,屋后有綠道,運動休閑兩相宜。

    “生態+宜居”:在城鄉一體化上作示范

    在莆田城區,大公園星羅棋布、小公園(口袋公園)隨處可見。而沿溪、沿河、環湖、達山、通公園而修建的慢行綠道,更成為打造美麗、生態城區的一道風景線和一個宜居城市的展示窗口。

    今年初,全長約3公里北渠綠道二期工程投入使用。這條用彩色透水混凝土鋪就的綠道,安裝了70盞仿古路燈,并配建休閑長廊、公廁、坐凳、樹池等,同時保留了荔枝樹、景觀石,實現了城市與自然的綠色延伸,成為莆田城區綠道建設的典范。

    “將海綿城市理念納入綠道建設中,不僅讓綠道展現‘綠色宜人’的景觀,更打通了城區生態系統的‘脈絡’。”莆田市園林局長林天明介紹說,修建綠道始終堅持生態保護,不破壞地質、地貌,不破壞原有綠化,不破壞水利農田設施,建成后不僅成為市民的休閑健身之道,也成為文明傳播之道、旅游觀光之道。

    近年來,莆田市大力推進綠道建設。去年,全市共實施綠化項目153個,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8.79%,綠化覆蓋率43.1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69平方米。今年,全市共安排綠道建設項目44個,總長度約107公里;到2020年,全市綠道網建設將達到1000公里。

    城區變綠變美了,廣大農村怎么辦?

    “作為全省城鄉一體化改革試點和全國首批新型城鎮化改革試點,莆田以‘田園風光、都市生活’為主線,從以環境衛生整治為主美麗鄉村‘1.0版’,到以土地整理和村莊整治為切入點的幸福家園‘2.0版’,再到以生態產業為引領的特色小鎮‘3.0版’,探索出具有莆田特色的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道路。”莆田市發改委主任王世文說。

    美麗鄉村“1.0版”就是讓農民生活城市化。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如今,農村生活污水通過地下管道排水;村民進城上班可以坐公交車;村民像城里人一樣每月繳衛生費,垃圾的清掃、轉運和處置有專人負責了。

    幸福家園“2.0版”就是讓農村就近城鎮化、農民就地市民化。在實施城鄉一體化試點過程中,莆田市從“幸福家園”試點村建設入手,總結形成了一批建設模式并成功推廣。如,以荔城后黃為代表的“文化傳承”模式,不觸動占有全村68%的生態用地,打造別具特色的“園林式”村莊;以涵江蒜溪片區、坪盤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模式,就地取材,打造“小橋、流水、人家”意蘊的特色村落景致,為農民增收拓寬了渠道。目前,莆田已探索出文化傳承、鄉村旅游、拆舊建新、以企代村、整村搬遷、土地流轉等6種“幸福家園”模式。

    特色小鎮“3.0版”旨在推動小鎮景區化、景區園區化、園區專業化。目前,莆田市制定了《莆田市特色小鎮培育計劃》,建立了“一個特色小鎮、一個管委會、一個開發公司、一個產業基金、一套政策”的“五個一”機制,全力打造全市11個各具特色的小鎮和3個風景名勝區。

    小橋、流水、人家。治水也形成景觀。

    “生態+旅游”:在推進全域旅游上作示范

    今年國慶假期,莆田市共接待游客330.76萬人次,同比增長36.48%;實現旅游總收入16.43億元,同比增長37.6%。

    旅游市場異常火爆,得益于莆田實施“生態+旅游”戰略。

    景區創A提升工程彰顯生態之美。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啟動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以來,著力推進“媽祖文化+生態旅游”,精心策劃舉辦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媽祖文化旅游節等系列大型節事活動,逐步形成多元化旅游業態群;九鯉湖通過開辟第二步行道、新建酒店等,以全新的姿態展現在游客面前。

    拓展鄉村旅游生態元素,讓鄉村游成為新時尚。今年國慶假期,地處偏僻的山村、海島,充分利用山區生態資源和自然的海島景觀,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農耕體驗、農產品采摘、田園觀光、民俗文化等旅游產品,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周邊地區游客前來觀光,培育了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典型。涵江區大洋鄉笛韻森林人家利用紅色文化和生態資源,建成集餐飲、住宿、會議、旅游、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山莊;秀嶼區后海墾區形成獨具特色的漁村旅游景觀。目前,全市已打造鄉村旅游休閑集鎮8個、鄉村旅游特色村37個,閩臺鄉村旅游示范基地1個、試驗基地1個,鄉村旅游青年創客基地2個,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經營單位18家。

    融入生態,治水也能造出景觀。

    東圳水庫是莆田人民的“大水缸”,從2014年起,莆田市就對東圳水庫水環境開展綜合治理,先后投入了13億元對東圳水庫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居民實施整體搬遷,去年還啟動了《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條例》立法工作。如今,水庫的水質得到保護與提升,庫區周邊也變成生態公園,成為群眾運動、休閑的好去處。

    莆田水系發達,母親河木蘭溪貫穿全境。在治水過程中,將防洪、生態、文化保護融為一體,把內河打造成景點景區。這是莆田市探索并推廣的治水模式。近年來,莆田市全面啟動城區內河治理及鄉村河道清水工程,規劃治理南北洋生態水系200公里。在采取清淤、清障、拓寬、護岸等措施恢復河道基本功能的同時,實施沿河截污及園林綠化工程,如今,莆田城區的延壽溪、護城河等9條內河呈現出“水清、岸綠、景美”的荔林水鄉特色。

    如今,莆田市被列入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并榮獲“2016創新中國綠色發展優秀城市”“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區”等榮譽稱號,逐步實現從水治理到水文化提升的飛躍。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蜜桃臀久久伊人福利,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美丽的姑娘在线观看完整版中文
    <sup id="uikio"><dl id="uikio"></dl></sup>
  • <pre id="uikio"><small id="uikio"></small></pre>
    <input id="uikio"></input>
  • <s id="uikio"><em id="uikio"></em></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老妇bbbwwbbww| 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福利二区|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青青草国产免费| 日本免费一级片| 国产乱女乱子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露脸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jizz免费看| 男人边吃奶边做性视频|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最猛性xxxxx69交|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vr在线观|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堂成人影院| 色94色欧美一区|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免费视频| 免费在线成人网| 9277手机在线视频观看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 欧美一级高清片免费一级|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精品bbwbbwbbw|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