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會為百姓準備“民生紅包”,今年也不例外。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總結醫改成就并明確規劃醫改目標,強醫改惠民生依然是最強音。 “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系列數字彰顯著我國過去五年醫療衛生事業取得的成績。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協調推進醫療價格、人事薪酬、藥品流通、醫保支付改革,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下大力氣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進分級診療,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改善婦幼保健服務,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新的醫改任務已經下達,只待整裝出發。”市衛計委黨組書記、主任蔡金明說。他表示,全市衛生計生系統要認真學習領會報告精神,以全國兩會召開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健康三明建設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創新發展,持續推動深化醫改工作;堅持項目帶動,補齊醫療衛生資源短板;堅持預防為主,增加全民健康服務供給;堅持中西醫并重,增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堅持質量優先,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朝著全民健康目標再出發,為推動健康三明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的‘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這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發展中醫藥的信心。”市衛計委中醫科教科科長李貴龍說。今年,我市將借力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以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為龍頭,策劃實施一批促進中醫藥發展項目,培育并遴選建設一批基層中醫特色專科,推動中醫藥的繼承與發展。著力推行基層中醫館縣鄉一體化建設,推廣中醫“互聯網+中藥房”的管理經驗,將中藥飲片配置、煎藥等服務向基層延伸。著力完善覆蓋城鄉的中醫藥服務網絡,全面實施中醫診所備案制,再新建基層中醫館30個,使全市基層中醫館規范化建設達60%以上。同時,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在薪酬待遇、績效考核、學科設置等方面給予傾斜。 “這是最近五年來,政府工作報告首次針對婦幼健康工作,提出獨立、明確的要求。”市衛計委基層衛生與婦幼健康服務科科長葉軍說。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后,我市高齡產婦比例明顯增高,婦幼健康服務的數量、質量和資源都面臨新的挑戰。今年,我市將加快完善婦幼健康服務體系,推進產科床位擴增建設。加強產科醫療質量控制和母嬰安全形勢預警預判,建立季度通報制度。強化生育全程優質服務,完善危重癥孕產婦轉診救治網絡,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進一步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提升孕檢“一站式”分類服務水平。鞏固提高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率,加大力度落實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阻斷工作,努力降低出生缺陷發生風險和嬰兒死亡風險。 “‘就醫問題’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焦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涉及到‘醫療’,并發出大量醫改‘紅包’。”市衛計委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科科長周顯葆說,醫改關乎民生,情系群眾。去年,我市通過組建總醫院,推動醫療資源、人才、病種下沉,讓老百姓在家門口支付一級醫院的費用、享受二級醫院的服務,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今年,我市還將進一步完善總醫院運行新機制,著力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C-DRG)收付費改革國家試點工作,推進全民健康“四級共保”工程等,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本報記者 劉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