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汽寧德基地項目建設現場。
干部主動作為的奮斗故事,書寫出的是閩東擺脫貧困、落實趕超的奮斗詩篇;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映射出的是閩東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滴水穿石”精神!
滄海變桑田,平地展宏圖。
坐落于三嶼園區的上汽寧德基地項目自2018年4月28日開工以來,一座座現代化廠房和配套設施迅速拔地而起,成就了閩東重大項目建設史上的“寧德速度”。
“大干晴天,搶干陰天,巧干雨天,干好每一天”……面對時間緊、任務重、雨天多的挑戰,項目參建干部正是用這樣的“四干”精神,交上了一份又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放眼閩東,一大批“金娃娃”的培育、成長,到美麗濱海城市建設,再到精準扶貧等社會事業發展,同樣也創造著一個個“寧德速度”——寧德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腳步鏗鏘有力。
歲末年終,我市更是捷報頻傳——
2018年,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突破200億元、增長11.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20億元、增長9.1%,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全年累計開工重大項目357個、總投資1344.9億元,竣工重大項目157個、總投資850.9億元;隨著青拓集團年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不銹鋼產業集群成為我市首個千億產業集群……
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也是退,比的是闖勁、拼的是干勁、賽的是韌勁。閩東大地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令人振奮的“寧德速度”,折射出的是閩東擺脫貧困的偉大夢想和堅定決心。
誠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所說:“這些成就是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干出來的,是新時代奮斗者揮灑汗水拼出來的。”“寧德速度”,正是各級領導干部和建設者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干出來的!
用一股“沖勁”
創一個奇跡
一天一個變化。這是人們對蕉城三嶼園區最為深刻的印象——
截至2018年12月28日,上汽寧德基地項目沖壓車間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設備已進場安裝;能源中心和110kv降壓站主體施工已完成,正進行設備安裝;廠區內管廊、雨水管道和道路同步施工……
上汽寧德基地項目落地以來,我市就承擔著要素保障、配套服務等重擔,責任大、壓力大。項目啟動伊始,市委、市政府便旗幟鮮明地指出:上汽寧德基地項目定位高、規模大、鏈條長、帶動力強,是落地寧德的難得的“金娃娃”、是可以“大干一番”的大項目、好項目,全市每個干部群眾都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要強化服務保障,優先服務、優先保障上汽寧德基地項目建設。
勇者不懼。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嚴峻挑戰,各級干部迎難而上、自我加壓,用一股“逢山開路、遇河搭橋”的闖勁,破解了一個個難題,交上了一份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項目建設過程中,天氣是極為關鍵的一個因素。上汽寧德基地項目每一位參建干部心中,都有一個“時間表”和“氣象儀”——這是一場人與自然的特殊較量。
就土方回填而言,這一環節要經過2次填土、3次高程測量、2次密實度檢測、3到4次分層碾壓、1次強夯,流程十分復雜。如果哪一個環節沒有及時跟上,就可能因雨天而耽擱,錯過建設“黃金期”。
在這場特殊較量中,參建干部與時間賽跑、與天氣賽跑、與進度賽跑,用自己的“加速”,換來了項目建設的“提速”。
“以前從來不看天氣預報的,可如今,每時每刻都要關注天氣預報,生怕錯過一點施工的‘晴天’。” 蕉城區上汽項目現場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幾乎無縫對接著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質量監督單位、測量單位等各方面,力爭一環緊扣一環。
2018年4月28 日到12月28日,雨天數高達139天!可雨水并沒有“澆滅”上汽寧德基地項目建設的火熱場面。從安征遷一線,到協調服務前沿,到建設工地,我市有關干部用自己攻堅克難的沖勁和只爭朝夕的精神,干出了寧德高質高效發展新標高。
建一套“機制”
聚一種合力
人要“能動”,機制也要“能動”。我市干部之所以能夠在項目建設一線,心無旁騖地攻堅克難,離不開激勵機制的“堅強后盾”。
近年來,隨著寧德時代、上汽寧德基地項目、青拓等“個頭大、顏值高、氣質佳”的“金娃娃”落地,如何充分調動人的能動性,推動項目加快建設?
2017年以來,我市把一線跟蹤考察干部工作作為提升干部精氣神的重要手段,市縣兩級每年均同步精選一批重點項目重點工作開展跟蹤考察,研究提出“優先提拔使用、列入后備培養、職稱評聘優先、年度考核單列、視同一線經歷和定期通報表揚”等一系列激勵措施。
這項機制推行以來,全市共組建359個考察組,抽調980多名干部,對重點項目重點工作一線干部全程跟蹤考察,推動解決了“不愿為”“不想為”“不勤為”等問題,有效激勵引導廣大干部到一線建功立業、推動發展。
“要堅持事業為上、以事擇人,誰干得好就用誰,誰合適就用誰,哪里的工作干得好就多用哪里的干部,切實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寧德決策者精準施策,既調動干部的積極性助推事業發展,又在事業中鍛煉培育干部,實現事業與干部“雙向互動”。
發展有速度,機制保障,同樣也要有“速度”。
僅2016年以來,我市就先后制定出臺整肅為官不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五個一批”舉措、容錯糾錯機制、關心關愛基層干部十六條措施等10多份制度文件。2018年7月份,市委又出臺《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辦法》,形成以正向激勵為主的多層次、管長遠的制度體系,打出了一套提升干部精氣神的“組合拳”,不斷凝聚了改革發展的共識,激發了干部的奮斗激情。
本屆省運會、老健會,在全市有關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群眾的積極配合下,辦成了一屆隆重熱烈、精彩圓滿、令人難忘的盛會,奪取了城市建設、精神文明、競技成績、干部作風等多重豐收,展示了“拼搏奮進、逐夢新時代”的寧德形象。
2018年12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省運會、老健會慶功大會,給予64個單位嘉獎、7名同志記二等功獎勵、31名同志記三等功獎勵、104名同志嘉獎、404名同志通報表揚,用實際行動為干部“點贊”,有力地激發了干部的積極性。
事業要成,關鍵在人。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提升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這個“牛鼻子”,著力激勵干部勇擔善為,為新時代奮斗者提供堅強保障,有力推動了寧德各項事業趕超發展。
傳一脈“精神”
譜一曲“贊歌”
人是“追夢人”,城是“筑夢城”。
干部主動作為的奮斗故事,書寫出的是閩東擺脫貧困、落實趕超的奮斗詩篇。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映射出的是閩東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滴水穿石”精神。
寧德地處福建東北部,獨具“北承南連、西進東出”的區位優勢。然而,改革開放初期,這里山隔水阻,發展困難重重,產業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被稱作東南沿海的“黃金斷裂帶”。
過去,寧德受歷史條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約,發展之路舉步維艱。群眾盼,盼迎接小康生活的“一米陽光”;干部盼,盼走出干事創業的康莊大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寧德歷屆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緊跟改革開放大浪潮,解放思想、克難奮進,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用辛勤和汗水書寫了閩東事業發展的壯麗詩篇,唱響了寧德“弱鳥先飛”的奮斗贊歌。
產業添活力——“金娃娃”項目接連落地,并迅速集聚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業。鋰電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產業、銅材料產業等四大千億產業集群逐步成型,成為寧德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四梁八柱”。
城鄉煥新顏——衢寧鐵路等交通路網四通八達,體育中心等地標性建筑逐一落成,萬達廣場等大型商貿服務項目順利開業……城鄉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高,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城市功能不斷提升,處處呈現出勃勃生機。
民生享福祉——貧困人口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77.5萬人下降到2018年初的668人;累計完成“造福工程”搬遷38.73萬人,新建或續建集中安置點1040個;全市有集體經濟收益的村提高到88.7%……百姓小康夢正一步一步得到實現。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面對新形勢,寧德提出全面實施“一二三”發展戰略,圍繞“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中心任務,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堅持沿海與山區聯動,建立高質高效的經濟生態、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風清氣正的政治社會生態,又一次拉開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長風破浪會有時。在“滴水穿石”閩東精神的引領下,寧德,必將創造無愧于偉大時代的新輝煌,書寫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恢宏巨著!(記者 鄭雨桐 文 王志凌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