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
品味 本報記者 游慶輝 攝 傾聽 本報記者 游慶輝 攝 為國際減貧事業作貢獻 論壇上,福建茶農分享了自己對這片葉子的深情。 來自壽寧縣下黨鄉的茶農王菊弟說,下黨實現脫貧摘帽,涉及80%人口的茶產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2014年,下黨成立夢之鄉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由村委會、村民和企業家合作經營,并推出了中國第一個扶貧定制茶園項目“下鄉的味道”。 “我們籌資建設標準化茶葉加工廠,在茶園和加工車間架設視頻監控系統,讓愛心人士認購茶園并隨時了解茶葉生產加工情況?!蓖蹙盏苷f,當年被定制的茶園就有300多畝,占全村茶園面積的一半以上,茶農收入從原來的每畝不到3000元,增長到每畝6000元以上。2019年,定制茶園覆蓋面擴大到下黨全鄉。 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安溪縣同樣實現了以茶興農。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確立了‘以茶脫貧、以茶富農’戰略,把茶業列為全縣脫貧致富‘一號工程’?!卑蚕h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劍賓說,一片葉子成就了茶農的幸福生活。如今,安溪已從1985年“全省最大國定貧困縣”躍升為“全國百強縣”,全縣茶園60萬畝,產茶6.2萬噸,涉茶總產值191億元,有80多萬人從事與茶有關的產業。 數據顯示,福建全省茶葉主產縣農民可支配收入中,茶葉收入占比超過40%。茶產業,已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產業支撐。 不僅僅是在中國,放眼世界,茶產業都是脫貧增收的重要民生產業。 “肯尼亞茶業規模占其GDP的10%左右,斯里蘭卡茶葉出口占農產品出口規模的60%?!痹谥髦佳葜v中,江用文分享了全球茶業的減貧實踐,“全球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茶,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億人飲茶。絕大多數茶葉生產國為發展中國家,茶葉生產是農民脫貧的希望?!?/p> 作為世界最大的產茶國,加強茶葉技術輸出,推動全球減貧合作,中國責無旁貸。 “很多人不知道,尼泊爾也是個產茶國?!蹦岵礌柌┛ɡ腥A僑華人協會常任理事張博介紹說,100多年前,尼泊爾人獲得清朝皇帝贈送的茶種,于是種植、推廣。如今,到尼泊爾旅游,可以在大街小巷看到茶葉販售點。 然而,尼泊爾茶產業依然是粗放經營。張博說,他的老朋友——尼泊爾特里布文大學老校長的夙愿是開設茶業專業,可是這一夢想始終未能成真?!澳岵礌栕钊狈Φ?,是先進的茶葉技術、設備、專業人士和市場推廣經驗。”張博說,希望借助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平臺,中國茶企將先進的茶業發展理念與經驗帶到尼泊爾,通過茶產業合作為全球減貧貢獻“一片葉子的力量”。 |